楚兰天极准确的抓住了杜焱风这一反应,头肩把那拳头放开了,右手一探抓住杜焱风的衣襟,顺着其前俯之势发劲拉扯。
杜焱风刚刚向后倒不了,身体紧接又向前仆。他慌忙踏出一步,用力撑住,想煞止身体。
楚兰天完全掌握着对方的重心与力量流向。他那抓住衣襟的手,这时又再借杜焱风的力量一推挤,将他往后斜方送过去。
杜焱风足下踉跄,不断想稳住步履平衡,但每一次好像快要站定了,又被楚兰天巧妙地牵引或推动,歪倒往另一个方向。
杜焱风心里叫苦。他主观错觉,那校场地面就像突然变成了风高浪急的小船甲板,簸得他东歪西倒,甚至感到脑袋晕眩。
大地当然不会移动,这其实是楚兰天的“太极拳“听劲化劲的功夫③,不断在破坏捣乱他的平衡重心。对於这个以“八卦拳“步法自豪的大行家,这实在是平生没有想像过的劣境!
『注③:关於“听劲“,详见《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七》。』
而在正德皇帝等人眼中所见,楚兰天仅用一只手揪住杜炎风的衣襟,没有什么发劲的大动作,就把这锦衣卫高手像木偶般控制掌中,将那壮硕身体摇来晃去,彷佛变戏法一般。皇帝看得眉飞色舞,不自觉身体向前倾,甚是入迷。
至於旁边的钱宁,脸色变得比平时更白,惯有的笑容已然消失。
师星昊看见皇上的反应,轻声说一声:“够了。“
楚兰天听见微微点头。他右手发劲一摔,杜焱风就如纸人双足朝天,整个人倒转过来,后脑往地面猛摔;同时楚兰天沉下马步,左肘狠狠向下压击杜焱风面门。
此为“太极拳诀“:“拔其根而斩之“。
场边那群锦衣卫不禁惊呼——
杜焱风的脑袋,在离地数寸的高度突然静止。
原来是楚兰天的右手,及时发力把他拉住。另一边的左肘,也仅仅停在杜焱风鼻子的两寸前,凝止不发。
——假如这挟带着全身重量、以后脑为接触点的一摔,真的摔了下去,紧接再加上那记重肘压击,校场的沙土上不遗下大摊脑浆才怪。
——“太极拳“这套“四两拨千斤“的绝技,由楚兰天这么一个拥有千斤之力的巨人使出来,更是可怕百倍!
楚兰天举重若轻,单臂把呆若木鸡的杜焱风提了起来站好,然后放开他衣襟,后退了数步,拱拳行礼。
“承让!“接着楚兰天又朝皇帝跪下。他神情木然,似对这场胜利全无感觉。
师星昊和其他三个“镇龟道“弟子,也同时向皇帝下跪。
众锦衣卫因目睹这“太极“神技,一时都看得呆住了。这时他们才发现,皇帝已经看得忘我地从交椅站了下来,慌忙也纷纷跪拜。
正德皇帝一挥手,示意众锦衣卫和武当弟子退下,独是招师星昊一人进来殿堂。
所有陪侍的番僧和伶人也都退去了。太监卫士把正面门户都拉上,又把虎皮交椅抬回殿堂的正座位置,让皇帝坐下。皇帝吩咐太监各赐座给钱宁、江彬与师星昊。
皇帝一脸兴奋红光,显然对这场比试甚为满意。钱宁瞥见,心才比较宽下来。
可是皇帝劈头第一句说:“师星昊,你好大胆,骗倒朕了。“
师星昊却脸色从容:“草民不明白。“
“刚才朕分明看见,比试之时你神色带点紧张;可是朕的锦衣卫士千人之选,在你这弟子跟前,根本就像个小孩儿嘛。“
“草民刚才担心的,是敝派弟子失了分寸,伤及那位杜大人。“师星昊拱拳微笑说。
这话听在钱宁耳中,甚为刺耳。
皇帝却是呵呵大笑。“你那个姓楚的弟子,在武当派属於哪个等级?“
“楚兰天得习『太极拳』,算是最上级弟子,只是刀剑技艺稍逊。“师星昊恭谨地回答。“有他这等能耐的,在武当山上大概只有三十人。“
“三十人!“皇帝瞪大了眼睛。“朕的军队里要是有三十个这等高手,恐怕更胜於千军万马!江彬你以为是吗?“
江彬一向在皇上面前能言善道,但今天见到武当派的人在场,竟是整天沉默寡言。此刻皇上点名询问,他不得不答:“战场上讲究兵队调动,互相呼应合作,臣以为跟这武者单打独斗的技艺,是两码子的事情。“
“江大人所言甚是。“师星昊说着,那满布皱纹却精光四射的细目直视江彬。“更何况要培养三十个这样的武者,所耗的心血与年月,比调练一支千人大军还要多许多倍。以武道用於兵道,实在不合算。“
江彬听见一愕。他本就是立过殊勳的勇将,受皇帝恩宠后,不论在朝在野更是骄横,何曾受过这样一个布衣武人的气焰?但眼前这武当副掌门散发的气势,他在边关战场上竟也未有遇过。加上此人似乎甚得皇上赏识,江彬也就没有发作。
“师星昊。“皇帝又说:“你身为武当派副掌门,那么楚兰天跟你相比又如何?“
“在草民跟前,楚兰天走不过十招。“师星昊说得轻描淡写。
“十招?难以想像!“皇帝大乐,上下打量师星昊。他又左右看看钱宁、江彬及一众太监。“那么…假如此刻你要行刺朕,这『豹房』里无人能够阻挡,朕必死无疑?“
钱宁和江彬听到这话,不禁大愕,瞧着师星昊。
这时他们突然感到浑身不对劲。有一种不知何来的危险感觉。
连那些太监卫士也都感应到了。有几个甚至不安地手搭刀柄。
那巨笼里的豹子忽然咆吼。豹眼直瞪着师星昊,身子两番三次朝着笼边铁枝猛扑,撞得额头脱毛流血。
师星昊只是微笑坐着,没有回答皇帝的提问。
——但那股危险的压力,明显从他身上散发。
——有如野兽。
不一会儿,那压迫感消失。钱宁这才吸得一口气,怒然从椅子站起。
“大胆!“
“你吵什么?“正德皇帝怪叫。一名太监上前,用绸巾替皇帝拭去额上的冷汗。皇帝并不愤怒,反倒觉得好玩——这种冷汗直流的刺激,他过去可未曾嚐过。“这玩笑是朕先开的,不怪他。“
钱宁一脸尴尬坐下。皇帝召人递来一杯暖酒,一口喝光,又朝师星昊问:“武当派武功如此神妙,朕能学吗?“他指一指那个豹笼:“可别小看朕的身手底子。这般凶猛的豹子,朕也曾单人匹马擒捕。“
师星昊拱拳:“陛下精气旺盛,自非凡品,如潜心向学,何艺不成?可是修练武道,必要专心致志,方可进得大境界。帝王自有其道,如授以武学,必然分散了励精图治的心思,恐非天下之幸。“
皇帝颇是失望。“那么,你们留几个武当高徒在此,长期陪侍朕,如何?“
师星昊还是摇头。“刚才陛下已经亲眼见过,杜大人与敝派弟子的差距,但这实在不是杜大人之过。设想武人一朝入仕,官职要务繁多,哪儿还有时间心力,追求武道之极至?“
他指一指那座巨大的豹笼。
“如何凶猛的山林豹子,一旦住进了笼子里,就只是一头宠物而已。“
师星昊说时,眼睛有意无意瞧着钱宁和江彬。那破裂的嘴巴笑得诡异。
江彬脸容肃穆,那些创疤都涨红发亮。武将的直性子脾气不禁发作。
“有机会倒想看看,师副掌门到了关外,面对成千上万的鞑子骑射大军时,又是如何凶猛。“
师星昊朝江彬拱一拱手。听了这话,他倒是对这英伟的武官多了点敬意,但对钱宁却是不再瞧一眼。
钱宁比江彬更愤怒——他刚接掌锦衣卫不久,本想借这次比试在皇上面前立功;但这些武当山来的野民,竟然一再令他难看。然而碍着有皇上在,他只得坐在椅上强忍。
勇猛的江彬一年前得以接近皇上,正是由钱宁引见的,如今江彬摇身一变成了跟他争宠的对手,钱宁已然十分担心;现在见武当派的人,其武勇尤胜江彬百倍,皇上明显甚是喜爱,钱宁就更感忧虑了。但听见师星昊连番不买皇帝的账,倒是比较宽心。
皇帝再遭拒绝,颇是失落。正德皇帝虽然平生率性好玩,但也不是量浅的君主——平日与江彬下棋,偶尔犯规时被江彬当面直斥,他亦不动怒。此刻他只是叹息摇头。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你和弟子在此多留一段日子,让朕再欣赏多几招武当绝技,这个办得到吧?“
师星昊起立行礼:“谨遵陛下之命。“
皇帝继而向侍从太监吩咐,着其命人拟旨,照准武当山“遇真宫“殿宇正式归由武当派掌管,并赐赏金银布帛。师星昊下跪谢赏,然后在太监领路下退去。
师星昊走在“豹房“那迷宫般的廊道之间。皇帝兴建这座别宫,设计特花心思,殿宇勾连栉列,里面建造了许多密室以供淫乐之用,又设番教佛寺,建筑甚是诡异,若非有人带领,极易迷路。
这时后面传来一声:“慢走。“
正是权臣钱宁跟着来了,身后带着两名锦衣卫千户。
锦衣卫此一特务机关,大兴诏狱,兼具侦查与严刑审问的大权,自本朝开国以来,上自朝廷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一见锦衣卫金黄“飞鱼服“,莫不胆战心惊;但师星昊面对这位锦衣卫最高头领,却只是骄傲地略一行礼。
“我就当你这山野村夫,不识礼节。“钱宁也不说客套话。“但你们武当派在武林的活动,可别以为朝廷不知晓。“
师星昊不感意外。锦衣卫耳目遍布各省,尤其东、西二厂被裁撤之后,其势力更是独大;武当派大量人马穿州过省地挑战各门各派,既连当地江湖人物都惊动了,锦衣卫又哪会不知道?
“这是我等武林门派之间的事情,无关朝廷。“师星昊回答。
“这个我当然知道。否则你以为朝廷何以未加干涉?“钱宁冷笑。“但别以为这是默许的意思。只是容忍。你们最好就别越过武林的界线。要是搞的太过火,风向一转,天下再无你武当派容身之所。“
他说完便走。临行前又摇头叹息加了一句:“唉…什么『天下无敌』?这些武人,真搞不懂你们脑袋里在想什么…“
师星昊只是沉默站着,目送这位权臣离去。
——你,当然不懂。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七
“太极拳“乃是武当派最高绝学,由张三丰祖师亲创。相传张真人某日於武当山上观看猛蛇与白鹤相斗,从蛇身和鹤翅那柔中带刚的动态中,领悟“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理,再糅合道家阴阳生克的自然理论,创下最基本的“太极十三势“:代表八卦的“四正四隅八法“,包括掤、捋、挤、按(四正)、采、挒、肘、靠(四隅);及代表五行的“五步“;进、退、顾、盼、定。这十三势后来经武当派历代传人,透过技击格斗的验证加以完善,遂成后来的“太极拳法“,又将拳法理论应用於兵器之上,陆续衍生“太极剑“、“太极刀“等武功。
一般格斗武术,大多讲究制敌机先,以刚捷的速度与力量,攻其不备。“太极拳“另辟蹊径,主张“舍己从人“:讲求完美的防御,在接触粘搭对方拳脚或兵器的瞬间,运用至柔的功法,顺势引导和借用对方打来的力量,卸向落空之处,使其肢体过度伸展,暴露出最大的空隙;甚或将力量反馈对手,破坏其全身平衡,此即拳诀中的“引进落空“与“四两拨千斤“之法。
当敌人处於无法自控的极不利体势时,“太极“拳士即从柔转刚,速劲爆发,攻其最脆弱不可救之处,或以摔落擒拿手法,断筋截骨。故武林形容“太极拳“为“棉里藏针“,表面动作轻柔,实战施用时可以极狠辣阴损。
要做到“引进落空“,武者必要对敌人打来的劲力,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应。这种感应称为“听劲“——这个“听“字当然不是指用耳朵,而是比喻不必用眼睛去看,单凭身体接触的感觉,就能准确探知对方来招的力量轻重和运动方向。拳诀有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正是形容这种感应的准绳,要求是何等微细。修练“太极拳“初期必先缓慢演练,正是要令全身筋骨都掌握这种分毫微细的动作。
“听劲“再上一层就是“懂劲“,即在感应到对方的力量同时,能够作出相应招式,引导、借用、化解其劲力,达到控制对手身体的效果,制造发劲攻击的机会。
“太极拳“基本有“推手“练习,两人搭手粘连,互相感应和化解对方的力量,就是长期锻炼“听劲“和“懂劲“的功力,直至将触感反应练到有如本能,方有可能在电光石火的实战里施展自如。
三丰祖师创的“太极“,本来是养生炼气与打斗技击并重的道家武学。但到公孙清改革武当派后,将“太极“的养生功法全部摒除,加重钻研和锻炼招法杀着,“太极拳“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已经演变成更倍为辛辣可怕的格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