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
哈迪来到旧金山圣塔克拉拉山谷。
如今这里已经有一些研究实验室和技术工厂,哈迪的想法很简单,尽量买下更多土地,然后开投资公司。
因为这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矽谷’所在地。
1933年,这里成为海军研发基地,周围陆续出现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后来海军研发基地搬迁走,美国航天委员会占用原来海军研发基地用於航天方面的研究,又出现一些为航空研发基地服务的技术公司。
后来航天也搬走了,不过却留下不少私人科技实验室。
而且周边还有一个优势,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有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都在附近,这也是这里后来能成为矽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人才集中地。
哈迪派人和州政府谈,从政府手里购买大批土地,同时命令人在斯坦福大学旁边的路上,成立起一家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哈迪科技投资’。
主要投资方向就是技术研发和团队。
......
威廉·肖克利此时在新泽西贝尔实验室做研究员,几年前,肖克利和两名同事发明了晶体管,并申请了专利,前两年,他又研究出新型的结型晶体管。
威廉·肖克利后世被称为晶体管之父。
这段时间,
他萌生了新的想法,
贝尔实验室用他的发明专利,赚了很多钱,他却只能拿到很少的一点奖金,还有一笔研究经费,而这笔研究经费还是用於研究的,研究出的东西会继续为贝尔实验室赚钱。
他想赚更多钱,想成为百万富翁。
这天,
他在环球时报上,看到一篇广告,“哈迪集团在矽谷成立‘高科技研究风险投资公司’,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场地支持,以及未来的市场支持,打造未来科技公司孵化池。”
威廉·肖克利瞬间动心了。
还有一个巧合的地方,圣克拉拉谷正是威廉·肖克利的老家,他就在这里长大,毕业於加州理工,之后又去了麻省读博士,后来被挖角去了贝尔实验室。
不如问问看。
威廉·肖克利怀着试探的心理,打通了哈迪高科技投资公司的电话,对方是一名接待经理,和威廉·肖克利聊了一会,得知他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而且有成熟的产品,对他非常感兴趣,邀请他到公司详细谈谈。
双方接触,感觉都还不错。
随后答应对威廉·肖克利进行投资,威廉·肖克利获得第一笔160万美元投资款,成立肖克利实验室。
至於投资公司的权益,自然按照商议的结果划分好,威廉·肖克利占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专利利润的40%,但管理权归投资公司所有,也就是说,威廉·肖克利的主要工作还是搞研究,只不过如果搞出东西,专利哈迪公司持有,所产生的利润按照股份分成。
就这样,肖克利实验室成立,开始在报纸上做广告,他因为研究出晶体管,所以在电子科技界有一定名声,很快吸引到很多人才,其中就有诺伊斯、摩尔、布兰克、克莱尔、霍尔尼、拉斯特、罗伯茨和格里尼克等年轻人。
而这几位年轻人,
就是后世仙童公司缔造者,并在后来创立英特尔,AMD等公司。
实验室的主攻方向依旧是晶体管,只不过现在已经更进一步,准备研究矽晶片,以及矽晶片类晶体管。
其实早在贝尔实验室,肖克利就已经在这些方向做着研究,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和目标。
现在有了实验室,拿到大笔投资,剩下的就是做实验了。
哈迪在看到投资公司报上来的报告后,立刻被这个消息吸引,当初在矽谷投资,是他做的决定,因为他知道这里是高科技的未来核心之地,越早插手越好。
没想到竟然能引来这些人。
不过想想也不足为奇,他们都是科技人才,却往往没有资金,他们需要资本支持,现在有这样一家愿意投资高科技研发的风险投资公司,自然会吸引到很多这方面的人才。
不过既然到了自己碗里,
那就别想跑了。
哈迪决定留住他们,其实后世这些年轻人出去创业,也是因为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财富。
这完全没问题,
自己可以继续投资他们,前世他们起步,也是获得投资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还有后世那些科技公司,
他相信矽谷的研究公司成功后,会吸引到更多人才来到这里,到时候,哈迪手里会掌握大批科技公司股份。
这才是未来最大的财富。
......
时间一晃到了1955年。
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哈迪自治领和印尼达成和解协议,主要是印尼扛不住了。
哈迪自治领连续对印尼本土进行武装骚扰,让印尼根本没办法安心生产生活,损失非常大。
最后不得不屈服。
印尼答应彻查打砸抢烧事件,抓捕了两百多名骨干分子,并给与损失企业给与赔偿,同时给死者和伤者道歉,并给与赔偿。
对於哈迪公司在印尼的投资,印尼政府承诺以市价收购,哈迪公司拒绝出售,印尼政府没办法,只得承诺对任何外国投资予以保护,并对这些公司同等待遇。
最后,印尼做出战争赔偿,5亿肯定是拿不出来,最后答应赔偿了1.2亿美元,分期。
哈迪和印尼的事情,到此算是告一段落。
其实现在的印尼,虽然在经济上压迫华人,在政治上控制华人,还没有发展到后世屠杀的地步,那是苏哈脱上台后的事情。
为了避免那种情况发生,哈迪已经提前干掉了苏哈脱,并让华人在印尼内部传播,哈迪自治领给与所有人公民平等权益,欢迎他们移民过来。
其后时间,
印尼出现大规模华人移民哈迪自治领移民潮。
让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的人口数量大幅度攀升,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因为移民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有些资产的人。
1955年3月。
伊莲娜给哈迪生了一个女儿,一个漂亮的好像瓷娃娃的小家伙,金色的头发,有着一双天蓝色的眼睛。
哈迪笑着道:“我的孩子,今后各种发色,各种眼瞳的都有,回头集合在一起,肯定很有意思。”
这个小家伙哈迪起名安娜,英文名和中文名通用,和韩艺珍给他生的女儿安妮一样。
而这个女儿,
户口却没有上在美国, 是落在了开曼岛。
不止是安娜,伊莲娜的户口也迁到了开曼,为的就是以后转移财产,继承遗产方便。
此时的开曼,
已经有三千多名公民,而这些能把户口落在开曼的人,几乎全都是非富即贵或者家族子女,还有一部分哈迪公司员工,普通人想加入开曼并不容易。
在伊丽莎白泰勒知道伊莲娜生孩子后,两人见面时缠着哈迪撒娇,“哈迪,我也要给你生个孩子,不,生好几个。”
“当然可以啊。”
“现在。”
“你才22岁,不怕生孩子影响你的事业吗,还有可能身材变形?”哈迪劝道。
“不怕,我现在就要,给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