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文化馆,建成使用可能都有半年时间了,谢广辉要不是过来要采访杨逸,可能都不知道他偷偷在老家搞了这么一个大工程。
“可能是我也没太多精力放在老家的原因吧,很多事情都是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帮忙张罗的,说贡献的话,他们的贡献才是最大的。”杨逸淡淡地笑了笑。
他不想把自己摆在救世主的位置上,自己做不来,也不想别人有这样的误会。
谢广辉却不想放过他,因为就算杨逸不想,鹤城的官员们看到他的名字,也一样会想到他曾经的光辉伟绩!
“杨导这次回老家拍悬疑剧,据我所知,市里的领导都非常关心,上个月乐总和金导他们来的时候,我也去采访了,市领导说一定要全力配合,给你们的剧组营造一个最好的拍摄环境。另外也希望杨导能像《隐秘的角落》之於湛江、《去有风的地方》之於大理一样,为我们鹤城也打造出一张新的名片!”谢广辉就切入了正题。
“我肯定是希望能在拍戏的过程中,融入更多鹤城的风土人情,为老家的旅游宣传贡献一份力量。不过,《漫长的季节》这部剧的选景是需要为剧情服务的,并不是所有的取景都会放在我们鹤城。”
“杨导能不能介绍一下《漫长的季节》这部剧?之前听您说过,这是一部关於东北工业大变革题材的作品?”
“是的,这部剧拍的是在一整个大的工业变革背景下,我们东北大地上的人和事。世事沧桑变化无常,但不变的应该还是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人们那颗赤子之心。”杨逸倒没有泄露太多剧情的内容。
“听到杨导这番话我有些触动,现在离开东北,不再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能够坚守下来,还在为它的发展拚尽全力的人少之又少。可不可以了解一下,在杨导的眼里,我们鹤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谢广辉好奇地问出了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
其实,以前的杨逸给谢广辉的感觉就是前者,已经离开了东北,在外面发展得很好,不太可能再回来跟这块土地一起萧条落败下去。
再加上杨逸的家庭情况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谢广辉换位思考,也会觉得鹤城是杨逸的伤心地,逃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热爱着这个故土呢?
但今天见到了杨逸,看到了他朴实得像一个普通的东北大男孩的样子,谢广辉又觉得自己的判断有误,杨逸未必就那么记恨他的家乡。
他这不是回来拍他记忆中的家乡了吗?
“鹤城是什么样的?谢记者看到窗外面这颗树了吗?”杨逸指着村委会会议室玻璃窗外面跟他说道。
“这树,这是银杏树吧?”谢广辉迅速从那棵树扇形的叶子和嫩黄的颜色辨别出来,“杨导的意思是,我们的鹤城也像这颗银杏树一样,尽管开始有叶子凋零,但主干依旧坚挺顽强,在未来一定能迎来新一轮的春暖花开?”
杨逸愣了愣,他其实没这个意思。
他想说的是故乡在他的记忆里,也像这颗银杏树的景色一般,在秋日温暖的阳光下金光灿灿的!
虽然他看过很多地方的风景,像大理,像湛江,四季不那么分明,树木总是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但它们始终取代不了故乡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尽管没那么完美,但总是温暖的、金光灿烂的!
不过,人家记者说得好像更有格局,杨逸便也顺水推舟,笑道:“谢记者说得没错,等我们熬过了漫漫长夜,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
接受完采访,杨逸婉拒了乡长张繁荣一同到乡里吃“便饭”的邀请,自己一人走回家。
“爸爸!爸爸回来了!”
还没到自家院门呢,楼上就传来了小芋泥兴奋的叫唤声。
杨逸仰头一看,女儿小小的身影还站在窗前,不过小脸蛋没面向他这边,而是积极地向妈妈传递情报:“妈妈,我看到爸爸了!”
小姑娘很快跟妈妈下楼,飞奔的一样扑向了站在客厅里的爸爸。
“爸爸,你刚才去哪里了呀?妈妈都回来了。”
小芋泥被爸爸抱在怀里,声音甜甜地问起来。
“爸爸去看一个叔叔。”
杨逸笑着回答。
“为什么看一个叔叔?”
“因为那个叔叔是来看爸爸的呀!”
“为什么叔叔来看爸爸?”
又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为什么”,不过,今天小芋泥不只是想问“为什么”,她还有新鲜事跟爸爸分享。
所以,很快她自己就切换了话题。
“爸爸,我今天,今天学会了数数!”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小手去捧爸爸的大脸蛋,然后调皮地缩回小手,“嘻嘻”地眉开眼笑。
“学会了数数?你不是早就学会了吗?一到十,爸爸妈妈教过你的呀!”杨逸笑问道。
“我还会数十到一呢,爸爸,我数给你听好吗?”小芋泥满眼期待地看着爸爸。
“好啊!”
“十,九,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