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例子就是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威滕,他是弦理论和量子场论的公认世界顶尖专家,但终身都无缘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因为理论太难验证——他反倒拿到了数学界的菲尔兹奖。
不过秦克对自己和宁青筠的“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还是很有信心的,时间将会证明它的价值。
而且秦克手里还有别的大杀器——“N-S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这个是横跨物理与数学两大学科的千禧年难题,一旦破解掉这个难题,不但会对数学的偏微分方程组方向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於物理学的流体力学领域,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到时诺贝尔物理学奖再骄傲,也得乖乖地低下头来。
……
秦克二人赶到会场时,果然差不多是踩着点,会场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偌大的主会场里几乎座无虚席。
会场里有些嘈杂,人人都在交头接耳,但当秦克拉着宁青筠带着冬天的寒意走进主会场时,还是引起了许多的关注。
不少人都中断了窃窃私语,对这两个名扬天下去年轻得过分的青年教授投来各种复杂的目光。
秦克对这样的场面早已见惯不怪了,一眼看去,倒见到不少认识的熟面孔,他的老师姜为先与郭维阳院士、还有夏科院的几个物理教授、资深研究员也来了。
秦克微笑朝众人点头行礼,便拉着宁青筠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自己的座位。
出乎他的意料,两人的座位居然在第一排的中间,而邻座坐着的竟是世界知名理论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粒子物理学及凝聚态物理方面的泰山北斗,杨老先生!着名的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的“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就是杨老先生和罗伯特·米尔斯共同提出来的。
杨老先生年逾百岁,近些年来已很少公开露面了,最近一次还是在四年前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特别活动里,所以很多人都传言说他身体欠佳,但现在秦克与宁青筠分明见他精神状态不错,旁边坐着的应该是他的亲人或者家庭医生。
杨老先生朝两人含笑点头:“你们就是秦克和宁青筠吧,我听过你们的名字,你们很好,继续努力。”说话口齿清楚,逻辑清晰,状态极佳。
秦克与宁青筠忙回礼:“杨老先生,您好!”
物理学会会长焦延民走过来,热情道:“秦教授,宁教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次杨老先生是特意过来见见你们,顺便给你们颁奖的。”
秦克与宁青筠受宠若惊,忙再次向杨老先生道谢。
杨老先生微微颌首:“你们的那篇《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概述》,我听人念过了,写得很好。我昨天已写了推荐信,让人送到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你们为明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祝你们成功。”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是诺奖的评委会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候选人的时间,过期就不候了。
虽说按规矩,一般候选人是不会知道有哪些人推荐了自己,但百年来这规矩早已名存实亡,推荐人都会告知候选人一声,算是一种人情,也算是一种认可。
秦克二人虽说已知道奥利弗老先生提交过推荐信,但再加上杨老先生的推荐信,无疑分量会重得多,当下再次道谢。
杨老先生又勉励道:“我和米尔斯教授的‘杨-米尔斯方程’能不能找到通解,就看你俩的了。放眼世界,我认为有机会解决这个难题的,只有你俩了。”
秦克忙道:“谢谢老先生寄予的厚望,我和青筠会努力尝试,争取为您和米尔斯教授的理论提供数学上的支撑。”
杨老先生欣慰道:“很好,从事科学研究,就要有这样舍我其谁的锋芒……”
见秦克、宁青筠与杨老先生相谈甚欢,会场里的众人都有些羡慕,尤其是那些收到风声,已提前知道这届物理奖的获奖名单的,更是心情复杂。
对於不少老教授来说,哪怕明知这两个年轻人拿过菲尔兹奖、国家科技大奖一等奖,是顶尖的数学天才,但那都不是自己的领域,也就感叹两声罢了。
而现在,这两个当自己学生都嫌小的年轻人,却要拿到自己渴望而不可得的物理学会大奖,又怎能心平气和地送上祝福?
那些跟着导师来长见识的,看到秦克与宁青筠却是双眼闪闪发光,像是见到了偶像般激动。
物理学会年终学术交流大会的开幕式很快就开始了,会长焦延民上台致辞,然后公布各个物理奖项的获奖者。
和“陈省身数学奖”、“锺家庆数学奖”一样,这些名单早已事先评选出来,现在只是公布罢了。
不出秦克所料,他和宁青筠拿到的是凝聚态物理方向的“叶企孙物理奖”,理由是表彰两人在凝聚态物理上取得的杰出成果。
杨老先生年纪终究是大了,颁完奖后便离开了,全程几乎没怎么发言,更没作什么致辞,但杨老先生在离开前,特意又勉励了秦克、宁青筠两句,这份特殊待遇更是让秦克和宁青筠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幸而颁奖结束后就进入到学术报告环节,参会者可以自行选择是留在主会场听专题报告会,还是去分会场进行海报交流、展览交流或者听取线上线下的口头报告,主会场的宾客一下子就分流了。
秦克两人的特邀专题报告安排在第二天上午的凝聚态专场,到时只需将拓扑量子计算的论文要点讲讲就行,倒不用怎么准备。秦克去与老师姜为先等熟人打过招呼后,便带着宁青筠去分会场瞅瞅。
他来参加这个物理学会的学术会议,除了拿奖和登台作报告外,还打着招揽人才的主意。
那些有资格登台作报告的基本上都是物理界的大牛、资深教授,这些人不太可能乐意到他俩手下做研究,秦克也觉得年轻人更有创造力与干劲,便想趁着这次夏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发现些水平出色的年轻研究人员,拉到自己的量子计算实验室以及新能源、水资源净化研究中心里去。
分会场很多,分布在京城理工的不同教学楼里,但因为场地有限,也有小部分分会场是在学校附近的酒店里。
秦克第一个去找的分会场是“拓扑材料、物理与器件”,地点在京城理工的第三教学楼108-112几个教室里,其中108室用於口头报告,其余教室用於海报展览、学术交流。
他刚和宁青筠来到第三教学楼,却发现楼梯口围了不少人,还传来叫嚷吵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