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秦克放出的超级大招!(1 / 2)

第748章 秦克放出的超级大招!

网页里,一个棕发女记者正对着摄像头,以纯正的伦敦腔说道:“近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由世界文化理事会举办的最新一届‘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评选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来自世界各国的五十名最优秀的科学家候选人,正在角逐唯一的一个大奖名额。今天已是评选活动的第六天。”

“在前面的五天,已有四十位杰出的科学家从物理、生物、材料、分子化学、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天体物理等方面作了精彩的报告,每天的全程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达到了500万人次,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一届‘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几场报告,分别是米国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格雷克·科布多教授,阐述了如何通过‘动能冲击’成功改变小行星的轨道32分锺,为如何最好地应用动能撞击技术来保卫我们的星球作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米国斯坦福大学的查理斯·福勒教授报告了有关重力的阿哈罗诺夫-博姆效应的成果;鹰国剑桥大学的瑞科·唐森德教授,通过引力高导数修正对所对应的场论纠缠熵……”

“前面几天的报告精彩纷呈,将我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里,今天是评选活动里候选科学家进行专题报学术报告的最后一天。今天登台作报告的,将有几位特别受重视的科学家,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夏国的两位全场最年轻的院士秦克、宁青筠,他们分别会进行题为《证明三维空间中的N-S方程组存在光滑解》《青柠拓扑超导涡旋态理论模型体系》的报告,此外还有来自日国的细野广秀教授作题为《二层新型铋系层状超导体》的报告……”

“今天之后,就将会最终评选出本届的‘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获奖者。这项享誉世界的殊荣,最终会花落谁家?敬请关注本报《泰晤士科学先锋报》的报道……”

清木大学的圆桌会议室里,黄瑞德校长关掉了网页,叹道:“没想到本届的‘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竞争会激烈如斯。”

坐在圆桌会议室里的还有顾伯钧副校长等几位校领导,数学系的主任卫元甫、物理系的主任周善春,此外就是求真书院的邱老先生,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姜为先老院士、郭维阳老院士,宁青筠的老师田剑兰院士等学校里的资深教授、院士们。

众人聚在这里,自然是关注本届“爱因斯坦科学奖”的评选了。

“爱因斯坦科学奖”的名气与影响力虽然不及诺贝尔奖,但往往会被视为是诺贝尔奖的一个风向标。

秦克和宁青筠在物理方面从没拿过世界级别的大奖,最高的奖项也不过是夏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叶企孙物理奖”,这在国内当然算是重头大奖了,但放到国际上就有点不够看了。

尤其是较之秦克二人在数学上取得的包括菲尔兹奖在内的连串国际大奖,以及在植物学上取得的“沃尔夫农业奖”,更显得他俩在物理上的奖项单薄。

这也与两人在国际物理学界上崭露头角的时间实在太短有关。

两人去年真正开始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物理评论快报》《自然·物理》等物理刊物上发表论文,虽然在流体力学和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取得极为耀眼的成绩,可终究是底子太单薄,到国外参加学术大会、进行学术报告的次数更是为零。

这使得秦克两人在物理方向从没拿过国际级别的奖项。

两人想要竞争今年的诺贝尔奖,就要尽可能地多刷些物理方面的奖项,扩大自己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影响力。

而本届的“爱因斯坦科学奖”评选,就是两人打响在国际物理学界第一炮的关键之战。

能不能脱颖而出,夺得这项大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甚至极可能会影响到今年诺贝尔奖的评选。

夏国现在已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了,尤其是杨老先生将国籍迁回夏国后,已填补上了夏国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上的空白,但这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夏国物理学家取得的奖项,而且谁会嫌弃自己国家里的诺贝尔奖得主多?

再说了,一旦秦克宁青筠能成功拿到诺贝尔奖,将会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两个同时拿到菲奖与诺奖的科学家,对於提升夏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名声地位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种种,清木大学极度关注紧张此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只是清木大学,全国也有数不清的科学家和政商界的大人物都是关注着此事。

在这样高的关注度下,黄校长肩膀上的压力就尤其重了。

顾伯钧副校长出声道:“秦克在N-S方程上取得的学术成果,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流体力学对於物理学界乃至於整个科学界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而宁青筠作的拓扑量子计算报告,更是关系到未来最新的量子计算机发展方向,同样意义重大。只要两人正常发挥,别人想压过他们一头是很难的。”

物理系的周善春主任也说道:“是啊,秦克和宁青筠都是今天早上作的报告,这个时间比下午要好点,而且是秦克在前,宁青筠在后,只要秦克先声夺人震住全场,后面宁青筠也会轻松得多。”

几位校领导都微微点头,其实在场人人都知道,前面五天里的四十位候选科学家们无一不是全力以赴,一位近年七旬的老科学家甚至因为发声太过用力,到后面体力不支,几近昏倒,完成报告后是被人扶下讲台的,他的这份认真与拚搏精神,也赢得了满场长达五分锺的声援掌声。

新闻里说这届“爱因斯坦科学奖”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确实没半点夸张——这也与本届评选活动受到的关注度最高也有关,谁不想在当着全世界观众直播这样难得的机会,宣讲自己的学说,提升自己在科学界的名声地位?

有位老教授倒是露出了笑容,轻松道:“我也觉得不要紧,秦克和宁青筠占着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年轻。”

是啊,秦克和宁青筠才刚刚满22周岁,放眼全世界,能在这样年纪就站到如此高级别舞台的物理学家,实在已挑不出第三个了。

哪怕很遗憾地与这届的“爱因斯坦科学奖”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光。

凭两人近些年来不断在学术、科研上取得的奇迹成果,只要学术底蕴再积累多些,最终拿下这两项大奖几乎没什么悬念。

唯一的悬念就是他俩会在什么时候拿到这两项大奖而已。

不少人听到老教授的话都暗暗赞同的点头。

田剑兰院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她摇头道:“秦克和宁青筠自从迈入学术界与科研界以来,不断地创造奇迹,除了本身的天赋与努力外,靠的就是一股一往无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与冲劲。而且正因为他们年轻并且不断地取得成功,才会分外吸引全世界的关注。”

说到这里,田剑兰院士目光里多了几分的凝重:“今年将会是他们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年。一旦他们折戟沉沙,围绕着他们身上的‘奇迹’与‘不可思议’光环就会褪却。后面想再竞争诺贝尔奖,难度就会高出许多了。他们得付出多几倍的努力与汗水,再加上一定运气,才有可能成功。毕竟,不是每一年他们都能取得这么多耀眼的成果。”

众人不得不承认,田剑兰说的更有道理,科研成果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敢说自己在三五年内就会有新的重大成果诞生,更别说每一年都有了,而且江山代有人才出,谁能保证几年前的学术成果,还能拚得过几年后别人更优秀的的研究成果?

数学系的卫元甫主任忽然笑道:“我倒觉得不必担心,与他们相识也有四年多了,每次为他们捏一把汗时,他们却总会创造新的奇迹。这一次,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