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防御过程还不是几秒锺的事,而要持续起码四五天。在这期间、星球的公转与自转都在持续……
这么多限制条件就够让人绝望了,还要考虑“星球防护罩”具体该如何实现,基站建在哪里,此外还得思考最关键的能源问题怎么解决。
比如需要多少能源?光靠核裂变发电站提供的能源能不能满足?又需要建多少核电站才够用?是否要祭出大杀招“可控核聚变”?
光是“星球防护罩”的方案与论证,估计就得花上半年时间了。只剩下的三年半,能够保证方案的落实与实施吗?
这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还涉及到工程学、管理学、统筹学、人力资源管理……
除此之外,在这四年里,“极端气候灾害的预测与应对”也不能停下来,毕竟接下来的四年里,“小冰河时期”还会持续,夏天高温干旱、冬天严寒暴雪的极端灾害问题依然会出现,而龙卷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会频繁发生。
也就是说,秦克在接下来四年里,必须两面作战。
一方面是继续防御和应对目前越演越烈的“极端气候灾害”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要研究出“星球防护罩”,化解掉四年多后的“超巨型太阳风暴”带来的“第一征兆”大灾难。
想想这庞大的工作量,换了别人恐怕会直接崩溃放弃了。
但秦克没有。
他早就极冷静地分析过这两大问题并有了应对的法子了。
第一项大工作,即接下来的“极端气候灾害的预测与应对”,秦克已胸有成竹。
目前流体力学实验室的人才基本上培养出来了,在预测这方面已做得相当不错了,而且随着找到了极端气候灾害问题的根源,“极端气候灾害预测大模型”也完成了相应的优化工作,接下来的四年只需要根据每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小小的优化升级便可,不需要秦克再投入多少精力了。
有了“极端气候灾害预测大模型”,流体力学实验室足以承担起这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极端气候灾害预测与应对。当然,如地震、龙卷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预测,秦克就没时间精力去跟进了,只能交给各国的气象中心之前成立的科研团队继续跟进,提高预测的效果了。
起码有了N-S方程及其通解这个“大杀器”在,预测工作的不断完善提升将会比以前容易得多。
至於第二项研究并建立“星球防护罩”的大工程,秦克根本就没想着自己一个人将管理压力来全扛起来。
老陶和宁青筠肯定是继续当他的副手,秦克还打算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根据各国派出的科研团队技术特长分派技术攻关任务,他只接对各个团队的领队,团队内部的管理则由领队来负责了,他只盯着各个团队最终的研究进度、结果。
至於各个团队的领队——汤姆森与陈立成将接手“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其余团队由各国自行推荐,但一旦秦克发现不胜任,有直接罢免并要求重新安排领队的权利。
总之,就一个目标,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确保“星球防护罩”在四年内建成并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第一步,就是集结起大批最优秀的、能协助制订“星球防护罩”技术方案的科学家来夏国。
是的,核心团队的主要办公地点在夏国,这是秦克一开始就提出来的要求,各国都默认了下来。
考虑到估计会有超过一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在十天内飞抵夏国京城,夏国这边也迅速行动起来,专门腾出京城近郊的连片酒店来安排这些优秀科学家们的入住和工作,反正都是这些科学家所在的国家掏钱,这样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好事,夏国乐意至极。
这些杂事秦克都没管也没过问,他一直忙着翻看各国科学家的简历,从中筛选中合适的人选作为自己“核心研究团队”的候选者。
幸而他近几年来在国际数学界、国际物理学界结交了大批朋友,而这些朋友大多数都德高望重、人际面极广,在听到秦克的需求后,都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推荐了一连串的名单。
这些名单里的人选有些名气极大,甚至不乏诺奖得主,有些却是国际名气不扬,但在某些细分领域钻研得极深的科研怪人。
得益於这些名单,使得秦克发现了不少极佳的人选。
爱德华·威滕也在帮着翻看名单,他在前几天已与妻子基娅拉再次来到了夏国京城,住到了秦克家里,就与老陶的房间相邻。用老先生的话来说,这样关系到全人类存亡的大事面前,我这把老骨头或许还能帮上点忙,就来发挥点余热吧。
对於秦克来说,爱德华·威滕发挥的可不只“余热”那么简单,他在国际物理学资历老名望高交游广,哪怕是一些性格乖张的科学怪人也卖他几分面子,有些怪才就是他出面屡次打电话,对方才答应邀请过来夏国的。
爱德华·威滕放下手里的名册,感叹道:“秦克啊,之前见你集结起那个什么‘全球极端气候大数据高级分析团队’,已觉得是难得一见的大手笔了,没想到现在居然还要集结起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共商大事,这大概会是国际科学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盛事了。”
老陶在旁边插嘴笑道:“爱德华,像这样‘拯救世界’的科研大项目,原本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盛事了。还好你没错过,不然一定会抱憾终生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