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借法天玄亦无功(1 / 2)

万法无咎 巡山校尉 1972 字 2个月前

第440章 借法天玄亦无功

荀申临战对敌,神通之数虽是七种。但是这七种神通的地位与分量,绝不可等量齐观;亦非一味地由浅入深,由易转难,以最后一式为压轴。

要而论之,如第二道神通“凌人”,第三道神通“龙蛇”,虽然其道法意蕴极为高妙,又外得兵法之道以为辅佐,如虎添翼。但荀申从一开始就知晓,在这两道神通之上获胜的几率,并不算高。

真正寄予厚望的,除却隐约有越界嫌疑的第一式“隐镜”之外,便要属刚刚这一招——

“求心”。

自从跨入金丹四重境界之后,荀申在甘堂宗内除却乃师权上真外,其余诸位上真,也是轮番上阵,每年抽出月余,教授其道术义理。

认真算来,荀申每年有半数时间在师长之侧;另有半年与年齿较长的元婴、化神境界修者交游论道,眼界经历,早非寻常弟子可比。

七十七家隐宗之中,如云中派等规模稍显狭隘的,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谋之急务,不过是天玄境传承不绝尔。

而根基较厚的十数家宗门,对於磨砺道术、时机一至,与圣教祖庭争锋天下,却时时刻刻不敢忘怀。除却积累底蕴、以待天时外,道法神通杀招的修炼精研,一刻也不曾放下。

说来也是一桩奇事,在进阶元婴境界的那一月,荀申正是客居於本宗明诠上真洞府之中。明诠上真,在甘堂宗诸位天玄上真之中道法高妙,几乎与权上真不相上下。

荀申破丹成婴之时,明诠上真恰好修成一道精奥的杀伐手段,以为同辈交手时的卫道底牌。

彼时明诠上真修行之地,乃是在自家洞府九叶峰峰顶之上三千丈的高空,开辟一道电浆雷池。

而荀申成就元婴的一刹,放出自家元婴分身,疾空纵游,接受自然五气之洗礼,一举穿破穹宇云层,捕捉到了明诠上真炼成道术的那一个瞬间。

按常理说,天玄上真的道术,是元婴修士所领悟不到的。但在那成就元婴的一瞬间,荀申之神意飞扬骋怀,情动万古,自身神气舒展到极为活泼的境地,竟然突破自身极限,与明诠上真的道术隐隐生出共鸣。

纵是如此,荀申感悟虽深,但是若说要将天玄上真的秘法化为己用,依旧万万不能。然明诠上真有感於天意造化、良机难失,便随缘施化,结合荀申的感悟所得,与自家修炼道术的余气,炼成七枚“心焰”相赠。

荀申据此炼成一门奇妙神通,每施展一次,以一枚“心焰”为凭。

这一门神通,若是与敌手之气机正面碰撞,只一个刹那的功夫,便可将敌手法力的小半化去,并逆转阴阳,化为己用。

试想,原本半斤八两的对拚,在此术之下,顷刻间就变成三倍之力击向己身,其中威能不言而喻。

由於“心焰”总数为七,用上一次便少一次,更兼日后“天人三境”之时,此神通威能不减,更可为防身利器。故而在元婴境中用上一次,其实本是绝大的浪费。

此法在硬碰硬的交手中,几乎是突破道法极限的限制,堪比一门对顶尖修士也能生效的“法象由人”之术。

不仅如此,因为每一枚“心焰”微小如尘,几不可察。所以可借用其他的神通法门以为掩人耳目的手段,并将此法深藏其中,可谓防不胜防。

这一神通,原是在明诠上真的秘法中截取二字,名为“侵心”。但荀申嫌其过於张扬霸道,不合其神鬼莫测之象,故而改名为“求心”。

只是如此一来,名号虽雅致,却与这神通本意相去甚远了。

修道中人,最重缘法。这一门“求心”神通,虽然是借助天玄上真之手成就,但是得法契机,乃是荀申自家的造化,旁人也难以置喙,与一味仰赖外物“惊蛰剑”的“隐镜”神通,大不相同。

况且,冥冥中自有定数。若有一得,必有一失。这“求心”神通,正面碰撞固然天下间无双无对,已非同境界所能及;但是并未真个能使得法之人,突破境界极限。

以元婴境界的修为施展此术,其实是勉强到了极点,几乎是如同抛掷重物一般将其掷出,所经之轨迹,乃是一条固定的直线,且其速度也不算迅捷。

此术途经轨迹之中,若不能感应敌之气机,唤起性灵,便会如死物一般远远抛去,最终没於五行,归於沉寂。

若荀申先前所施展的“凌人”、“龙蛇”二神通,纵然事先告知你法术之精妙。若尔之道行在我之下,那同样是全然不能抵挡的。而“求心”神通,一旦将其中奥妙宣之於众,那么哪怕对手是一位金丹境的修者,也可轻易避过。

从这个角度看,此术之缺点,竟比之“凌人”、“龙蛇”还要不如。

唯有如此,才暗合天理道心。你具备了此境界不可能具有的威能,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此境界本不至於出现的弱点。

荀申“求心”一式之后。归无咎面色甘苦难辨,神意怡然,似乎只是经历了一件极为寻常的事,倒未见什么后怕庆幸之色。而荀申同样只平静的摇了摇头,轻声自言自语了两句,也丝毫不见沮丧。

交手的两人,对於这一式的攻防,竟是出人意料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