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宗、盈法宗、甚至越衡宗之道术,讲究缘法心意相合。就算道术层次完全等同,在物力经营、低阶弟子的收纳充实上,实不若道术工整广大、鸿富浩繁的辰阳、藏象二宗。
在蒲方舆所传文字之中,完道与否所占的比例占了三成;其余神通法门的广袤繁复占了两成;宗门现实实力的累积,却占了五成。
按照蒲方舆这法子,就算达成完道,以各宗现有的规模底蕴计算,辰阳剑山的人数配额达到十三至十五人,藏象宗至少达到十一人,而越衡、缥缈至多不超过六人。
但缥缈宗等三家最顶尖的人才势若泉涌,虽取材窄而规模狭,但最顶尖的人物数量却未必逊於你;所谓严进严出,以质取胜。以形下之规模,限入道之名额,显然并不合理。
但是此间只是互诉宗旨而已,并非辩论大会。
双方早已形同陌路,元鹰、施凤楠诸位真君,虽然心中极不认同,却也不会出言反驳。
蒲方舆上真退回原位,南宫掌门上前一步,占据中心。
南宫掌门淡然一笑,道:“吾等四家以为,今日之后,所谓‘五百年之会’,便将成为历史。至於入道门径,考得名实相契,便是水到渠成之时。”
此言一出,蒲方舆、杜明伦、辛雅安等人,一众皆惊。
“五百年之会”就此终结?
方才越衡宗一方,分明是隐约猜出了辰阳剑山、藏象宗这一派提出的成道方案。
可是辰阳阵营却猜错了对方的方案。
原以为越衡、缥缈宗当是尽力尽力发挥其这一世人才鼎盛的优势,又或者是距离完道甚近的优势,意与辰阳剑山、原陆宗等并驾齐驱。甚至立场转化之后,其所持的便是原先辰阳剑山之旧案,一意强调以完道否为唯一标准。
但南宫掌门所言,却与预料之中迥异。
南宫掌门续道:“我九宗道术深湛,对於道行到了极高境界时的深浅火候、高下评判之精微,甚见功力。甚至经由一家客居妖族所提出,各宗亦认同完善的‘七步八品’之说,也是深得人心。”
宾客座上,元方闻言,微微一笑。
南宫掌门道:“只是往时最顶尖的人物毕竟稀少。七步八品,到底只是一门学说而已,将之奉为金科玉律,到底还有所不足。若凭之取量人物,更是人心不服。”
“今世则不然。英杰鼎盛势如泉涌,达到往日近道最低门槛的七步之境者,竟达到了惊人的数十人之多。有这许多参照,大可以将其印鉴比对,九宗共证,成为无不认同的公共约法;甚至炼成一件有形宝物,若尺矩准绳,也不是不可。”
“自今日起,相距道境圆满的品阶高下,就不再是一门学说,而是不易之定法。”
“吾等以为,若是到了‘四步之境’,经由九宗共同执掌的至宝鉴定功行无误,自然便获得了入玄浑琉璃天成道的资格。”
杜明伦、辛雅安神色一对,明显有些意外。
蒲方舆真君眉头一皱,诧异之中更带着一丝莫名的味道。
越衡一方所提方案,倒是新颖别致。
但这一法门……虽然公平简练,但似乎并不符合其利益;反倒是更符合辰阳剑山的利益。
这其中有一处关窍。
待越衡、缥缈宗完道之后,其最顶尖的人物,或许有信心不输辰阳剑山;但是论及人才之稳定,因道术特性所限,却是注定不及。
或许数千年内人才凋零,或许如今世这般,短短百年人旷世奇才累出。
一个稳定传承,一个波动极大,盛衰起伏,优劣不问可知。
不稳定,便会带来风险。
因为在你极盛之时,也未必能压得过辰阳剑山;但在你衰弱时,却易於为人所趁。甚至最糟糕的情况,四步之内人才断绝,近道之境青黄不接,门中镇压重宝亦无人能够驾驭,那麻烦可就大了。
南宫掌门对於蒲方舆等人神色的细微变化视而不见,续道:“以上所言,是直入琉璃天成道之法,非天资绝人者不能为之;道行在五步至九步者,亦有成道门径。”
“这一条道路,无论今日胜负谁属,皆会对九宗敞开。近道九步堪成道;上四步者循上法。所谓四九成道。”
本来这只是各自述说,并非辩论会、讨论会。但南宫掌门这一句话落下,有若石破天惊!此间登时潮音滚滚低语不断,将琉璃天上宛若万载坚冰的气象,彻底消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