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降福缘入仙途,百样门径寻长生 第十七回 由气论及精与神,心悟恍明上三药
“气其实就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没有具体的形态,不像锅碗瓢盆一样有具体形状,能给人那么直观的形象,但它也不是如很多人想的那么飘渺,反而就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只不过是平时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干正阳又想到︰那所谓的“神”、“精”是否也跟“气”一样,或者说根本就是“气”,只是因为形态或者存在的部位不同而被冠以了不同的名字呢?
古典有曰︰“神者何?即妙明知觉之心也。此心非血肉有形之心,乃虚灵无形之体,在五行属火,八卦为离。离有干之二阳光明于外,坤之一阴虚静于中。玄妙莫测,变化无穷,故名曰神。
神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神,元神也,后天之神,识神也。先天固有之真性,本寓于先天元神之中。因私欲燻染,神失其初。神之所发,渐与性反。性即为质所蔽,斯为后天神矣。先天之神静而完,后天之神动而亏;先天之神灵明与性合,后天之神昏暗与性离。昏暗则元神不觉,故发诸妄;灵明则诸妄寂灭,仍还先天。
古云‘人心死,道心生’。道心者,元神也,人心者,识神也。道心亦即先天真性,人所同有,不同者后天之人心耳。欲死后天不同之心,必有种种不同之法。我无不同之心矣,即无需不同之法也。”
由此可见,修真者所说的“神”换成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脾气”。先天之神即是元神,就是一个人的真性情,而后天之神即是识神,乃是人受到成长过程遭遇之事影响改变之后的脾气。比如说,一个人生下来之时是个很好动活泼之人,那么“好动活泼”就是他的元神;而后来受到家人教育或者其他事情,让他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之人,那么“沉默寡言”就是识神。
元神,原本之神;识神,认识之神。如此可见,“神”是“性”,即脾性;而“气”是“命”,即生命。现在的修真者讲究“性命双修”就是既修“神”,也修“气”。那么“精”又是什么呢?
所谓“精气”,“气”乃是“命”,那么“精”是否也是“命”呢?干正阳想着想着,脑海里忽然冒出了“灵魂”、“肉体”等名词,恍然大悟道︰“神即是灵魂,气即是生命之能,精即是肉体之源。”
也就是说,人们所谓的灵魂便是修真者讲的“神”,也是所谓的“灵识”、“精神力”、“元神”。人们常说“活人有生气”的“生气”、“生命之能”等即是所谓的“气”。而“精”就是肉体,不过这并不是说“精”本身就是肉体,而是说“精”乃是肉体存在和生长的本源东西。
神,控制生物的思想;精,控制生物的肉体;气,连通二者而肩负调节滋养二者之重任。修神,生物的灵魂才会更加稳固,思维才会更加敏锐,才会变得更加聪明;炼精,必先练肉体,肉体强健了,精气就旺盛了,精旺,则体更强;练气,则后援强劲,不会因为“修神”或“炼精”而导致肉体后继无力,虚耗本源,最终枯竭。
“神有知而气无知,以先天之元神游注先天之元气。神气既交,渐由否而转泰,由未济而既济。凡息停,真息生,一阳萌动,大地回春,氤氤氲氲,气逆轮转。坎中之一阳,过化离中一阴,化之既久,变为纯干。始则以神练气,以气化神,继则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飞腾云霄,倾刻万里,隐显变化,所欲随心。贯金石而无阻,入水火而无碍。身外之身,即神与气精,混合为一之化身也。”(纯干即纯阳;坎离乃八卦卦象,代表水火,这里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均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