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英自是想她常在身边,但听说要来回奔波,立即皱眉:“也太累人了。”
“还好,骑马也就一天的路程。”她专心致志地取蟹肉,“家里事情多,离不开我,我久不外出行走,人家怕是要疑神疑鬼。”
谢玄英瞅瞅她,夹走她蟹斗里的蟹腿肉:“我合该知道,总不是舍不得我。”
她道:“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你就这意思。”
“谁说的?”她提起银壶,在他的蟹斗里浇了姜醋,“少吃点,玻璃胃。”
谢玄英面无表情:“总比你铁石心好。”
程丹若才不怵,好整以暇地问:“那相不相配?”
他瞥她。
她把蟹斗里的蟹黄倒在他碗中的米饭上,雪白的米粒上堆着一簇尖尖的橙黄。
“配。”他弯起唇角,“你我天生一对。”
第455章 种好了
十月初的牧场已然遍地秋霜。
程丹若到达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让管事们带领牧民加厚牛棚,准备草料, 为即将奉献的牛群营造一个干净的环境。
然后, 检查临走前种了痘的牛,已经到了破溃期。
好在她此前留下了培训过的山姜。她提前抽取了脓液,保存在地窖中, 应该能作为下一代的疫苗。
当然在此之前, 还得在兔子上进行试验,确保安全性, 使用前也要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的情况。
有了上回的经验, 这次自然事半功倍, 程丹若心态平稳, 还有心思让人做了一个简易的手术床, 把兔子的四肢捆住,方便扎针。
兔子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她筹备疫苗期间,靖海侯也把人找好了。
谢玄英亲自带人过来, 向她介绍第二批试验者:“屈毅为首, 十来个护卫,小厮都是家里和庄子上挑的, 柏木带头。”
都是心腹啊。程丹若点点头:“也好。”
她问众人:“你们都想好了吗?危险的不在种痘,而在验证。”
屈毅道:“夫人放心,我等明白。”
谢玄英一早便将利弊分析给了他们, 也给出选择:只护送人去疫病发生地,或是参与救治,验证疗效。
屈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今年武举, 他原本可以考个武进士,以和谢玄英的关系, 必然能分到一个不错的肥缺。但屈毅忍住了,并不打算这么早就离开谢家。
他不像李伯武,自谢玄英未长成便陪南北奔波,情谊深厚,光凭在贵州的短暂数月,双方的联系还很微薄。
没有了谢家,就算外放一地,也不过在原地打转一辈子。
屈毅一直在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