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帝的脸色灰败,眼中的哀伤浓重得几乎要满溢出来。
宁珞站在一旁,心中不由自主地泛上了一丝怜悯。在她的印象中,盛和帝一直是一个高高在上、威严睿智的帝王,他制衡有术、治国有方,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大陈连年有余、军备日渐强劲,让历朝来的宿敌北周也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妄图先发制人。
然而抛开那帝王耀眼的光环,此时的他却也只不过是一个无措的父亲。
“陛下,”她斟酌了片刻柔声提醒道,“景大哥他哀伤过度,已经好几天不眠不休了。”
盛和帝心里也明白,这事急不得,便长叹了一声道:“好,朕这就走了,珞儿,你好好劝劝昀儿,事已至此,别太伤心了。”
门“吱呀”一声开了,盛和帝朝着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门外便有窃窃私语声响起,好像是田公公在和盛和帝说话;又过了好一会儿,一阵窸窣声响起,盛和帝不知道在做些什么。过了很久声音消失了,这下盛和帝才是真的走了。
景昀站了起来,几步便到了门外,只见台阶上插着几炷清香,下面摆着一个铜盆,铜盆里是已经焚烧殆尽的灰烬。
想必是盛和帝在此处祭奠俞明钰了。
景昀抬手将那几炷香拔了起来,三下五除二拗成了几段,随手丢进了树丛。
宁珞满面忧色地看着他,欲言又止。
景昀自嘲地笑了笑:“你觉得好笑吗?这些年来,我只是一个笑话。”
宁珞摇了摇头,眼神温柔却坚定:“你又何必妄自菲薄?不管你是什么身世,在我眼里,你只是我的景大哥、我的夫君而已。”
景昀凝视了她片刻,猝然俯下身去,在她的唇瓣上亲吻了一下。
“珞儿,你以后会不会后悔?”
宁珞倚在了他的胸口,双臂紧紧地怀住了他的腰身,低声道:“景大哥,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就算是下到十八层地狱,我都是你的珞儿娘子。”
从那晚开始,景昀便又重新变回了那个冷静自持、犀利沉肃的定云侯世子。
俞明钰停灵三日后下葬,景晟依然卧床不起,所有的事情都是景昀一手操办,接待宾客、披麻戴孝,一切都井井有条。
头七过后两日,景昀上了本奏折,因母亲新丧,恳请辞去中郎将一职为母守孝三年。
盛和帝驳回了奏折,羽林卫职责重大,景昀文武兼备、行事果敢,乃大陈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国事重於家事;然大陈孝道为先,念景昀一片孝心,特准再守孝七日再赴公务,同时追封了定云侯夫人为荣德夫人,赐一品诰命,荣宠无双。
然而朝中众人还是敏感地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
盛和帝这几日心境极差,处理政务更见雷霆手段,好些人被斥责的斥责,降职的降职,就连太子和三皇子杨皓也受到了牵连,一个因为身子不见起色,东宫的太医和随身伺候的宫人被降罪打了板子,一个因为举办了一场宴席,请了戏班子和舞姬,结果被盛和帝斥责纵情糜乐,责令在府中反省数日。
唯有四皇子杨彦,登门祭奠了明慧皇后的表妹荣德夫人,并茹素一月以表哀思。盛和帝得知后大加赞赏他的孝心可嘉,一连召见了他好几次。
而昔日圣眷最隆的定云侯世子恃宠而骄,销假履职后大半月都未得圣上召见,众人都在腹中暗自揣测,是不是荣德夫人一死,定云侯府和明惠皇后的最后一点联系便断了,帝心渐离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太子杨湛一连让人来请了两次,想是对这样的状况有些迷糊,让景昀过去商量对策,景昀却仿佛半点都没受到干扰,不动声色地都以母丧为由推脱了,销假履职后在羽林军中成日里和将士们摸爬滚打,悉心操练兵马,布置宫防,羽林军在他的治下,军纪森严,令行禁止。
宁珞却忧心不已。如果从前的景昀仅仅是感情内敛,那么现在的他好似已经把自己包裹成了铜墙铁壁,他原本有多敬慕盛和帝,现在就有多怨恨,如果不是有定云侯府在,老的老,幼的幼,他可能早就飘然远去,寄情於山水,让盛和帝去后悔上一辈子。
前世的景昀,是不世出的豪杰,他披坚执锐横扫西北强虏,为大陈的长治久安立下了汗马功劳,难道说,这辈子就因为这莫名而来的祸事泯然众人矣?
而据景昀调查的结果,出事前青娘的确和瑞王府的人有过接触,难道赵黛云居然事前知道这个秘密,而诱使青娘将定云侯府搅得鸡犬不宁,她和杨彦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她打了一个寒颤,莫名感觉到,前世她死了之后,必定发生了许多她难以想象的事情,以至於赵黛云重生后锲而不舍地接近景昀,未果后才不得不重新选择了杨彦。
脑中灵光忽然一现,她振奋了起来:卫泗应当也是重生而来,他数次语焉不详,会不会那时候他没有死,而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呢?
她立刻派人送信给宁珩,让卫泗速到她这里来一趟有事相询,然而送信的人却空手而回,宁珩已经调防,被派往班固城任司马,班固城乃北部重镇之一,所在的应洲是上州,宁珩虽然远调,却连升了两级为从五品,辅佐守备都督负责一城军事,算是极大的重用了。
卫泗当然也跟着一起走了,宁珞若是要问,只能是书信往来,然而这种机密之事,如何能写在纸上?
七七过后,俞明钰去世的阴影终於消散了些,景晟的病也有了起色,太子的第三封请柬送到时,景昀再也推脱不了,只好和宁珞一起应了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