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格物以致知,实证以求道(2 / 2)

无论是用数学管控社会,还是将善良的思想注入人心,这些,以当下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做到。

难道这万世太平,永远都不可能吗,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付出再怎么多的鲜血,换来的,却只是一个三百年的,轮回?

就在张志明感到有些绝望之际,突然间,看到了林辰微笑的神色。

随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庄重,连忙挺身,然后跪拜在地。

“还望先生传吾等救世之道!”

中年汉子等人见此,也纷纷跪地了下去。

“还望先生传吾等救世之道!”

小五看了看,有一些不情愿,但犹豫了片刻,还是跪了下去。

林辰见此,脸上毫无动容之色,反而拂袖一招,众人便感觉到有一股巨力将其扶起。

“尔等何须做如此姿态,岂不闻这世间大道,都是自己一步步求来的,哪有向他人而索取的?”

“看上古圣贤,周游六国,见过律法之残酷,见过君主之无能,见过利益之熏心,最终在一次次思考实证中,才终於明白了,道德约束人心的关键。”

“自此创立儒家,传道天下,一举建立了文明的精神内核,自此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即便是先贤,都是通过艰辛万苦才求得道来,你们觉得一句话,就能求得来这通天的大道?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世间的大道,唯有自己亲自实践过,才能明白正确与否!”

“格物以致知,实证以求道!连亲身实验都没有,就这样轻易的把希望寄托给他人?”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唯有道,是用来求的,而不是走捷径而得的!”

“格物以致知,实证以求道,这世间,唯道以求!”

听到这番话,张志平挺起身,喃喃说道,眼睛越发的明亮。

连亲自动手过都没有,又如何觉得这条道路不可行?

在礼仪崩坏,战争横行的上古时代,圣贤都能冒着生命危险,周游天下,以建大道流芳百世。

那到了今天,自己又为何不能继先贤之志,尝试走出属於自己的道?

“先生说的对,没有试过,又怎么知道有没有可能?”张志平再度行了一礼,敬重的说道,“还望先生能让我跟随在左右,时时听从先生教诲,以走出一条为万世开太平的道路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虽然年长,但你的知识跟理念比我深厚,我自然认你为老师。

“哈哈,大可不必!我的道不在太平,道不同,亦不相为谋!”林辰哈哈一笑,拒绝了他的请求,随后说道,“不过你若是真想求得太平之道,或许可以去江陵看看。”

“这是为何?”众人闻言一愣。

林辰轻轻一笑,没有回话,而是站起身来:“雨停了,我该走了,希望日后,有缘再见。”

就在众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林辰纵身一跃,走出了庙门。

“先生,等等!”张志平等人一愣,连忙追了出去。

打开庙门,只见云消雨霁,明月朗朗,庙前空无一人,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是幻觉。

“这!”

一声惊呼,把张志平等人唤醒,回头望去,只见一个黑衣汉子,指着一处空地,手止不住的颤抖。

众人纷纷大惊,因为其所指位置,正是刚刚那位白衣少年生火的地方。

那里刚刚还有着燃烧的焰火,满地的干草,以及半焦的木柴,现在这一切都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小小的空地。

“仙人啊!”众人纷纷跪拜,以为仙人,惊呼不止。

场上唯有两人还站着,眸中倒映着天上的明月,眼睛如星辰般璀璨。

一个是大干的前宰相张志平,一个是被叫做小五的黑衣少年。

“格物以致知,实证以求道,只要人人心向善,便可得万世太平吗……”

“算术管老爷吗……”

雨后的凉风,划过了长长的森林,拂过了两人的脸庞。

很多时候,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不起眼的地方,当时经历的人往往也不会察觉。

只是等许多年后,人们翻越青史的时候,才会恍然发觉,哦,原来就是在这一刻,世界因此而改变的呀。

是以谁又知道,这场古庙中,他们如同梦幻般相遇白衣少年的场景,在未来,会不会也成为历史上,一个着名的转折点呢?

我们都在创造历史啊,谁也不会清楚,自己会不会成为青史中的人。

所以说,有时候想想,还挺让人期待的呢。

——

数百年后,当后人翻阅起历史记载时,偶然发现了一本, 残破的古籍,上面赫然书写着一段过往。

【野史奇闻】

前干末年,夏初,儒家先贤与太平道主於荒野之外,偶遇奇人。

其白衣胜雪,翩若游龙,焕然若仙人也。

两人神往之,遂与其交谈,发现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通晓古今之变,不禁心中叹服。

交谈之中,奇人感慨道:“千古变局,不过人心!”

两人不由大惊,起身拜下,求太平之法。

奇人笑道:“格物以致知,实证以求道,自古只闻先贤求道,何来从他人处得道,尔辈当自强矣。”

两人再三恳求,奇人遥指南方:“东南有紫气,笼罩云梦泽。”

遂随风而散,众人见之,以为上古圣贤,真仙临凡,指引众生,纷纷伏地而拜,遂下江陵。

至七月流火,盛夏之夜,有紫微星动,亮於中天,后星陨大泽,震惊世间。

千古变局,自此而生,因有天上法,降人世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