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官仙 陈风笑 1716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万事都怕人琢磨,陈太忠一路走着,直到到了区政府门口,才恍然大悟,敢情,这年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只有不做,才可能不错啊!

照这么来说,张书记的建议,那得反过来理解:你也别瞎折腾了,官场有风险,入场须谨慎,你就在地志办主任地位子上好好地呆着吧。

这是至理名言,就算他一直不作为,将来地志办裁撤了,政府也一定要给他安排个出路,世间事原本如此。

可陈太忠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碌碌无为,少不得就要下下辛苦,自己老实地去跑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了。

这下,倒是苦了李丽红李大姐,原本,办公室里有陈太忠坐镇的话,她只需每天上下午来抆抆桌子扫扫地,再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比较早地离开,还能混个全勤。

可陈主任这么一出去,她就没办法早走了,办公室里怎么也得留人不是?

十来天下来,李丽红扛不住了,人都是惯出来的,若是陈太忠一开始严把考勤关的话,她倒也没什么念想,可既然习惯了早走,这日子就有些无法忍受了。

这天,她正在抆抹桌子,看到陈太忠又拎起手包向外走,就有点着急了,“陈主任,今天我爱人出差,我得早点回家给孩子做饭。”

我靠,现在才八点半啊!陈太忠看她一眼,也懒得跟她一般计较,淡淡地回了一句,“今天我去宁家巷有要紧事,要想早点回,那你自己看着办吧。”

今天他确实有事,因为他要去保护“文物古迹”。

凤凰市的宁家,在几百年前是十足的大户。也出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到得后来。宁家逐渐没落了下去,不过依旧算得上是凤凰旺族,眼下地宁家巷,仅仅是宁家宗祠所在地。

经过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宁家的风光也就不再重现了,到得临近解放的时候,甯氏中人趁些身家的主儿。为了逃避专政,四散逃逸了。

这宗祠在解放后,就收归国有了,后来安置了居民住进去,才有了这么个小小的宁家巷,很多城市里,都有类似地例子。

宁家地宗祠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只有东向偏殿处,还留了那么七八间平房,有几户居民在住。

前些年。甯家后人归来,手持甯家地房地文书,一定要讨要宁家巷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交涉,甯家兄妹也不知道找了什么人,到最后居然要到了那一溜平房。

那是公产房,政府真要从居民手中回收,只要能将迁走的人妥善安置。倒也无须费多大的周折。

为了这事,凤凰市的报纸上,还做过一些讨论,诸如“警惕新的反攻倒算翻案风”之类的,更明白地指出,在解放前,甯氏诸户在天南算是屈指可数地大户。他们聚敛的钱财,显然来自於对劳动人民地盘剥。

不过,官方的解释是,别的东西不给就不给了,这是人家的宗祠,而且还是偏殿的几间房,给了也就给了,毕竟这也算文物不是?

陈太忠原本没对这事怎么上心,不过,前一阵他查地方志。却发现一个

那就是大家所风传的宁家,并不是“宁家”,而是“

和宁,系出同宗,分为兄弟二人所承继,解放后简化繁体字,将这个字都归到“宁”中去了,而事实上,凤凰市的大户是姓一族,这姓氏很古老,在国内却没有什么公认的根底。

这事情上,绝对是可以做做文章地,宣传得当的话,把宁家巷弄成氏归宗认祖的场所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那一溜平房,也涉及了“文物”,少不得,陈太忠是要去现场看看的。

去了一看,他才发现甯氏兄妹正捣腾房子呢,他俩打算拆了这一溜平房,盖成小楼,好对外出租,宁家巷虽小,但临街的房子,那也是门面啊。

陈太忠当时就上前阻止,谁想那兄妹俩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你算什么玩意儿?我拆我们自家的房子,关你屁事!”

“我是横山区政府的,你们这是公产房,而且还是文物,在这种房子上动手脚,信不信我报警把你们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