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5章(1 / 2)

官仙 陈风笑 1786 字 5个月前

3089章 处处人情(上)

通过这些话可以听得出来,张新华对目前的工作,还是较为满意的,金乌也确实显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只不过他实在未便炫富。

可是陈太忠关心的,是老书记嘴里「充沛的资金」於何方,资金的盈利模式,以及煤焦行业那些价格、产权变动的味道,这个成长能不得持久,好不好升级。

对陈太忠这些问题,老书记也没有遮着掩着,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现在金乌的经济走强,全靠那深藏在大山或者地下的乌金。

尤其是,张新华认可一点,他是赶上好时机了,以前煤焦企业想争取点贷款,用来货物周转,都特别地不容易,而眼下的行情起来了,随着省外资金的疯狂注入,眼下是银行追着给煤焦企业放贷,这是稳赚不赔的。

至於资金是从哪里涌来的,张县长也没什么不得的,他很直白地暗示,就是两个标的目的,一个是素波来的,一个是陆海来的。

素波来的,那就是省内的闲散资金,陆海则是民间游资的一大系,相较京沪的资金更青睐金融市场,广东资金更青睐外贸,陆海的资金,则是无孔不入,什么能做就做什么。

像这煤焦行业,京沪的资金看不上,广东的资金嫌做得麻烦,还就是陆海一系的资金,不怕这些麻烦。

这些现状都是裸地摆在那里的,张新华甚至指出,由於有陆海和省内闲散资金的注入,金乌的坑口煤价在今年头两个月,已经上涨百分之十五左右,并且绝对地现钱交易,「这是金乌经济腾飞的契机,只要对经济成长有利,我不考虑它的资赋性质。」

看到张县长如此地意气风发,陈太忠心里只能暗叹了,老张,我就不相信,看不出陆海资金进入煤焦领域会生出什么样的后果。

不过再想一想,他也就释然了,连落发人都讲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部们做一天县长撞一天钟,倒也是稀松平常了,只要任上的这几年不失事,到时候张新华拍拍屁股走人,谁还管后任的死活?

百鸟在林何若一鸟在手?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才是真的。

不过,想是这么想的,一些数据他还是要落实,「那现在这些陆海和素波的资金,已经占据了几多金乌几多的煤炭资源?」

「煤矿没有几多,两成多不到三成……那些不在统计规模的煤窑就没办算了。」张新华回答得坦坦荡荡,他甚至认可黑煤窑的存在,「素波的资金,实力比陆海要差一点。」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陆海的资金,具有很强的粘滞性,他们买下的煤炭,如果不得在合理的价位出手,他们其实不怕囤积,因为有了这个资金特性,县里话腰板才硬。」

这是陆海人一步一步的渗透!陈太忠很想这么点评一句,可是毫无疑问,他的点评影响不了主政金乌的张新华的决心,那么就不如不说了。

可是他不说,张县长反却是猜出了他心里的想法,於是微笑着发话,「陆海资本的逐利性,传得很广,可是目前没有否定的声音,我认为还是要铺开手脚,大胆使用……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需要指出的是,张新华的水平真的不是一般的高,想昔时,副处级的开发区准备起来,他就是党委书记,再往上走,正处真的很简单,也就是命运多桀,开发区又被打回了街道办的级别,张书记就此一蹶不振。

水平,他绝对有那个水平,并且,他不单是陈太忠的入党介绍人,事实上,陈某人接触官场的头几节课,也都是老书记给他上的。

所以他这话,得也很明白,陆海人的资金,我也就是用一用,要是将来有人收拾他们,我不会陪绑的,这个底线……老书记掌握得毫无压力。

陈太忠听懂了,他默默地址一颔首,果然,官场里最难的,真的就是县一级的干部,不单肩负着父母官的名声,负责一区一县的成长,还要随时响应政策调剂法度,真的是在刀尖上起舞,必须要耳聪目明。

这一通话下来,时间就不早了,等人就将饭菜端了上来,不过张县长意犹未尽,把陈太忠扯到书房,「太忠来,我再跟两句。」

对他这种独霸资源的行为,大家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撇一撇嘴,老书记是在座诸多人的老书记,现在又是一县之长了,谁还能叫真?

进了书房,张新华也不见外,他脸色严肃,很直接地提问了,「太忠,听说……省里出大事,有人叛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