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0章(2 / 2)

官仙 陈风笑 1794 字 2个月前

当然,许诺是许诺,能不能到账是另一说——市里扣下县区的钱不给,需要理由吗?拖上几年很难吗?但是,既然有文件,这个事可信度就很高了,尤其是对上北崇这种刺头,补贴的比例可能不会很高,可绝对不会不给。

所以阳州的县区,现在都在考虑搞这个村村通,连敬德都在规划,没错,市里只会出一部分钱,但这个工程是市里倡导的,这就是有了名义,可以打着市里的幌子赚钱——至於说县区财政能不能承受,谁会考虑这个。

敬德的「怜香惜玉」那不是白叫的,奚玉奚书记还就是喜欢钱。

至於说北崇,谭胜利最近也在为这件事上蹿下跳。

所以刘海芳这么说,相当於直接抵触陈正奎的意见,当然,她的抵触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但这起码是表明了立场——她跟陈市长不是一回事。

再有就是,刘助调强调了通讯的必要性,电视是单向接收,而电话是双向的,不但能传达信息,也能将村民的疑问传递回来,而接电话的人可以将答案反馈回去。

「村村通电话,比通电视更有意义,」刘海芳说了几句之后,做出总结,「像将来娃娃鱼养殖等项目一旦推行开,更需要及时沟通的渠道……救治不及时。或者是有传染病。通知不及时,导致一些严重后果,对一般农户来说。基本上就是灭顶之灾。」

「嗯,」陈太忠点点头,他对农村通讯的问题。还是相当重视的,所以他知道,北崇三百多个村子,通了电话的不到一半——诚然,没通电话的村子,一般都是三百人以下的小村子,但是绝对人口数也有三万多。

相较而言,没通电视的村子就少多了,买个接收卫星电视的锅。也不过是几百块钱的事儿,但是谁有钱装得起卫星电话?

不过他对刘海芳的说辞,还有一定的置疑。於是就问一句。「村村通电话,线缆是个大难题。不像村村通电视,架个基站能解决很多问题。」

「有四百五十兆的农话,也是架基站的,据说这个波段,还在军方那里做了不少工作,」刘助调准备得很充分,并不为这个问题所困扰,「那些欠发达的村子,很多人想打电话都不知道打给谁,但总是有消息灵通的人……一个村子,起码通三四部电话,是很有必要的。」

说到这里,她看年轻的区长一眼,「区长你搞过手机,应该知道这个四百五十兆农话吧?」

「唔,」陈太忠点点头,他还真知道这个无线农话,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相关细节不甚了了,总算还好,廖大宝端着饭菜上来了,「先吃饭吧。」

不管怎么说,一个区政协的助理调研员能说出450m的无线农话,还是颇令陈太忠吃惊的,要知道,虽然这正是无线农话兴起并趋於成熟的时候,但熟悉它的人,大部分还是电信行业的,地方上的行政干部,还真的很少有人能讲清楚无线农话的好处。

而且相对而言,北崇实在是太落后了,无线农话在阳州都没有多少,大家对它的认识,只是一个比较高的天线——仅此而已。

可刘海芳竟然知道,无线农话,可以理解为基站,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

饭桌上,陈太忠也是一边吃,一边很随意地跟刘海芳聊,刘助调明显地对酒不感兴趣,大约是因为陈区长和廖主任都喝酒的缘故,她也斟了一杯慢慢喝。

喝酒是次要的,关键是推杯换盏之中,大家可以在言谈中,观察和品味对方。

所以陈太忠就发现,这个刘助调对北崇的了解,远超过一般的干部,她对北崇的发展,也有一套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个见解相对比较激进。

她认为北崇无须太考虑大气候,立足於自身,认真发展自己就行了——这年头说来说去,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扯淡。

陈区长喜欢这种论调,发展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要讲个因地制宜,而且他更喜欢能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对於体制里的干部,想做到这点,真的不容易。

尤其难得的是,刘海芳对北崇的民情和现状摸得非常透彻,一开口就言之有物由表及里,而在他印象中,刘助调可是阳州市区的人,能对北崇如此熟悉,想必是下了大功夫的。

「刘调你的这些说法,有点欠缺大局感,」吃喝了二十来分钟之后,陈区长笑眯眯地表示,「山头主义严重……这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