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2 / 2)

甚至赵闫的正妻,也就是大夫人还亲自接过两个抚养,为了她养大的这两个孩子,大夫人也不再去寺庙吃斋念佛,而是开始收拢一些权力。

还好赵光远的母亲与赵闫感情很深,加上赵光远是第一个儿子,意义非凡,从小还是他最得赵闫之心。

所以从小明事理开始,赵光远就努力表现自己,直到成年之后逐渐拉开了和其他兄弟的差距,得以被赵闫默认为继承人。

我那几个弟弟不安分啊,要不是父亲眼光高远,一力支持,可能我现在都要鸣金收兵了。

大营中,赵光远虽然鄙视他那几个废材弟弟,但也难掩心中的焦虑,狠狠地将书信撕碎,丢到火盆中烧成灰烬。

“怎么样,找到绕到后面锺武县的路了吗?”赵光远转身对候在一旁的副将问道。

副将沉重地摇摇头,道:“大少爷,我已经派出近七波探子了,绕不过去。能绕过去的路都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道路狭窄,一旦未能快速打下锺武,后果难以预料。”

洮阳县,锺武县大部都位於山区,道路难行,通过大军很是勉强,要是粮道被切断。

赵光远身负潜龙命格,天资聪颖,副将所忧虑无非就是粮道。

只是定南关的位置太过重要,他现在不想管吕高泽,只想绕到锺武后面把定南关占了。

本来的翩翩公子,在重重压力以及焦虑之下脸色发黄,仪态不稳。

如果有能观气的人在此,一定会发现赵光远头上的云气在翻滚,十分不稳定。

一想到郎陵可能已经在攻打定南关,赵光远就想孤注一掷,直接绕道攻打锺武,再拿下定南关。

“将军,有一道士想要求见!”就在这时,帐门外的亲兵进来禀报道。

“快请!”赵光远都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另外一股力量可以支持他。

振越一幅风尘仆仆的模样,脸上也颇显疲惫之态,毫无仙道法师的风采,实在是他这段时间太过费心劳力了。

各种上报的消息需要他去沟通核实,有的消息确实属实,但却无法给吕高驰带来麻烦。

早先振越还认为掌控了师门的世俗力量,能很快破局,没想到这吕高驰却是如今少有的中正之人。

无论是钱财,还是权力,亦或是**都无法影响到吕高驰。

只是仙鹤观的世俗力量触角实在广泛,加上振越亲自下场,还真给他找到了漏洞。

“赵公子,话不多说,请赶快发兵绕道锺武,锺武守将有心投靠於您。”振越也不废话,直接告诉赵光远要怎么做。

副将错愕,有些生气地瞪了一眼振越,对赵光远劝道:“大少爷,这消息无法辨别真假,没必要如此冒险啊!”

副将是赵家的家将,一向忠心耿耿,是赵光远亲自发掘的人才。

振越一幅早料到会如此的表情,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赵光远:“这是锺武守将的亲笔书信,请看。”

“对您仰慕已久,愿以锺武相赠,此盼。”

信上只有一句话,但写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上的印章,正是锺武守将的大印。

如此,可信度就很高了,如果被吕高驰看到这封信,那锺武守将只能是死路一条。

“好,既然如此就请道长领我们前去,一举拿下锺武!”赵光远将信收好放入怀中。

“大少爷!要是这是吕高驰的诱敌之计……”副将的话,让赵光远的脚步停顿了一下,但也就这一下。

他不是没有想过诱敌之计的可能性,只是成大事者如果什么风险都不冒,那就成不了大事。

更何况,他也做了防备,比如将振越留在身边,如果锺武之事为假,那就先要被他杀了祭旗。

振越是异人他知道,但他也知道位於军阵中,一般的异人根本用不出什么法术。

不然振越想见他也不会还要通报,直接高来高去,随便就能见到他。

当初赵家争夺郡城时,赵光远也是见振越真本事的,是真正有修为在身的异人,很是难得。

加上多次私底下的帮助,让赵光远还是对振越及其背后的势力有几分信任,此次当能冒险一搏。

趁着夜色,赵光远带着大队悄悄离开大营,只在营地中留下了少部分军队和大量旗帜,这样一时半会儿城中也无法发现异常。

在赵光远争分夺秒在山路疾行之时,李隆也在进行他的夺关大计。

定南关,位於丛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关城高墙深,只要这关卡中有五百守卒,便足以挡住五千大军。

一大群衣衫褴褛的流民乞丐游荡至此,他们正是被李隆赶出郎陵的那些人。

“站住, 定南关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这群人越靠越近,城墙的守卒不由得高呼制止。

但流民乞丐中有很多人在宣扬关内有吃的,说什么守将不会滥杀无辜,不要怕。

这其中自然有李隆安插的人,他们带领人群继续前进,不理会守卒的呼喝。

甚至一支支射在人群前的羽箭也不能阻止,没办法守卒只好禀告守了一夜在休息的守将吕璧。

吕璧乃是吕高驰的侄子,吕高驰无有子嗣,被其视为亲子培养。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吕璧的性格和吕高驰很像,为人正派,知晓民生疾苦。

“此必是郎陵战事所致,战争一打,苦的还是老百姓,不可为难他们。我身负守关之责,不能放他们进关,就让他们待在关城之下,给他们一点粮食吧。”吕璧在城头之上观察片刻,叹息道。

都是面黄肌瘦的真流民乞丐,不是军队伪装,长期与底层接触,吕璧一眼就能辨别这些人的真假。

第一百五十五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