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的少年,早就是家里的劳动力了,可裴家的子弟,还要一边干活一边读书,村民们全都在看笑话。
读书?读书能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待在村子里,家都败光了。
牛家夫妻俩幼时,都听长辈们用那样嘲笑的语气说过裴家,可仅仅十来年,又变了。
裴家分家后,族里也都是按照序齿一起排序,裴家搬到南望村的第四代,有六个郎君,裴君父亲裴南之在族里行二,当时都称一声“二郎”,天赋最好。
裴南之十几岁考上童生,没几年又考上秀才。
那可是秀才老爷!
南望村从来没考出过秀才,裴家有了。
南望村也从来没出过举人,裴南之也考上了,可惜他身体不好,早早便没了,可南望村村民都在说,如果他康健,兴许裴家上一辈儿就能出一个官老爷。
裴南之病故后,同辈之中,裴家二房的四爷裴闻之做了帐房,娶了铺子老板的女儿高氏,留在了县里;
二房的五爷裴庆之也终於考上秀才,托妻子马氏娘家的关系在县衙谋了一个书吏的差事。
这个时候,下一代的裴君和裴司也开始读书了。
当一个家族资源有限的时候,往往要进行资源倾斜,以此来达到最优获益。
裴君、裴司以及当时三房他们最小的叔叔裴定之,获得了家族最大的资源倾斜。
村里人不懂什么“资源倾斜”,但是优先供给最优秀的孩子这个道理,没人不明白。
而当裴家人提起裴君时的骄傲和期待丝毫不逊於当年的裴南之时,村里人便隐隐感觉到,裴家几代人的努力,终於要有结果了……
待到裴君再一次更新了裴家考上童生的年纪之后,村里人早就已经不再说什么“读书无用”的话,甚至等到裴家长房的裴英之因为天赋不佳,勉强考上童生然后回到村中继续教导裴家的孩子时,开始有村民们求裴家老族长,送自家的孩子去读书。
到现在,南望村因为出了一个战神裴君,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在整个晋州都极富盛名。
附近几个村子也有家境相对殷实的人家送孩子到裴家族学念书,牛家并不是唯一一家送两个孩子都读书的人家。
裴家的例子就在身边,他们让南望村和周围的百姓知道,王侯将相,并非生来便是王侯将相,寻常百姓家也有可能养出麒麟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