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侠隐 张北海 3849 字 2个月前

“市面儿上?”

“挺好……”徐太太也不用劝了,自个儿举杯抿了一口,“就是土膏店,白面儿房子,越来越多,没两条街就一家儿。”

“烟都打哪儿来?”

“那不知道……关外,口外,北平这边儿也有车过去。”

罗便丞也在听,忍不住插嘴,“就我所知,平津两地和通州,其实整个华北,所有的烟毒走私,都给日本浪人、高丽棒子、地方上的痞子流氓给包了……这还不算,我去年在通州,就听说有家‘国际’,还有家叫‘日华’的贸易公司,在公开贩运。”

“可不是……”徐太太接了下去,“什么都有,我是叫不上名儿,可也知道什么云土、高丽烟、红包儿……差不多天天儿都有骆驼队进城。”她又抿了一口,“这回我听我儿子说,北大街儿上,还有鱼市口儿那头儿的烟馆子,还雇了一大堆姑娘,叫什么女招待,替客人烧,还陪客人抽。”

“你去过没有?”天然问罗便丞。

“没有……”他摇摇头,“我当然想进去看看,可是找不到什么人带我。”

“可得有钱啊……”徐太太站了起来,“听我儿子说,有人把房子把地都给卖了不算,连媳妇儿也给人了……”她把盛薄饼的笼屉摆回了灶边。

“你们谁知道价钱?……”罗便丞问,见没人回答,就接了下去,“通州那边我不清楚。北平这儿是一两大烟一袋面……当然……”他鬼笑了两下,“女招待另外算。”

马姬和巧红过来给每个人端了碗小米儿粥,上了盘咸菜。

“不行……”罗便丞用手一划他喉咙,“吃到这儿了。”

“不行也得行,”马姬把碗推到他面前,“这是在填你肚里的缝儿……喝完了这半碗小米儿粥,你才明白什么叫饱。”

罗便丞慢慢喝着粥,“听我老师说,灯节要猜灯谜……你们谁会?我可一点儿也不懂。”

“我有一个,”马姬在水槽那儿冲洗碗筷,回过头来说,“前天才看来的……嘿!天然!在你们《燕京画报》。”

“你说。”

“我要考罗便丞……天然,你知道也不许说,”马姬已经自己笑了,“这是给又懂英文又懂中文,又跟得上时髦的人猜的……”

“好极了,”罗便丞一拍胸膛,“那就是我……你说。”

“‘刘备做知县’,打个流行名词。”

罗便丞左想右想,一脸傻相。

李天然也想不出,“你就揭了底吧。”

“罗便丞,”马姬走了过来,“刘备是谁,你知道吧?”

“三国时代的英雄。”

“很好,那知县呢?”

“知县?是个官吧?”

“是个官,也叫县令……记住这个令字。”

罗便丞瞄着天然。天然摇头苦笑,“别看我,是在考你。”

马姬用围裙抆着手,冲着罗便丞,“刘备身上有什么特征?”

他想了想,摇了摇头。

“老师没教你?……两耳垂肩……明白这个意思吗?”

“耳朵很长。”

“对,所以……‘刘备做知县’,谜底是……我说是打个流行名词,所以谜底是‘大耳令’……大耳朵县令。”

罗便丞还是那幅傻相,“很好,大耳朵县令,大耳令……笑话在哪里?”

李天然这才明白了,用肘一顶罗便丞,“笨蛋!这是马姬在叫你!”

“叫我?”

李天然发现马姬在那儿偷笑,也不言语,在等他解释,也知道座上几个人,只有他能解释,就慢慢开始,“中国现在讲究用外国名词,像什么哈罗、密斯、密斯脱、摩登……还有什么哢叽、法兰绒、阴丹士林,这些你知道?好!‘大耳令’是另外一个……你连着,快点儿念念看——大耳令,大耳令,darling!”

罗便丞大声叫了起来,“耶稣基督!这叫我怎么猜得出来!”

就他们三个在大笑。德玖,徐太太,巧红,都莫名其妙。

“好,天然,”马姬坐了下来,一脸鬼笑,掏出了口红,“该你跟关大娘说了。”李天然心里非常舒服地尴尬着,瞪了马姬一眼。师叔,徐太太都在场,“改天慢慢解释吧……不容易说清楚。”

“还有谁有?”罗便丞又问。

“我有一个……”半天没说话的德玖,也兴致来了,“可要懂点儿戏才能猜。”

“您说。”

“‘冬夏求偶’……射戏目。”

罗便丞当然傻眼。徐太太和天然也想不出。结果是马姬和巧红同时出口,“‘春秋配’!”

“好!”德玖捋着下巴上的胡子。

马姬高兴地回身一搂巧红。巧红也高兴地握着马姬的手说,“我也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灯谜,反正是个字谜就是了……射一字……‘画的圆,写的方,冷的时候短,热的时候长’。”

“我知道!”徐太太在炉子那边儿炸着元宵,叫了起来。

“那不算,我跟您说过。”巧红抗议。

“是个‘日’字。”徐太太还是说了。

马姬转头咬着耳朵解释给罗便丞。李天然注意到这小子听着,听着,脸上露出了一副坏相。马姬死盯了他一下才收了起来。

巧红给换了盘筷,上了元宵。德玖说他有个笑话。大伙儿吃着,吹着刚炸出来的元宵,催他说。

“吃元宵,给你们说个损袁世凯的元宵故事……”德玖像说书的似的,慢慢开始,“‘元宵’二字,念起来像‘袁消’……天然,跟罗先生说……”

天然解释了一下。

“音同字不同……马姑娘,这回你来……”

马姬说了说。

“他非常忌讳,就上奏老佛爷……马姑娘,再跟罗先生说说,老佛爷是谁……好,袁世凯上奏老佛爷,请求把‘元宵节’改成‘灯节’,还要把‘元宵’改叫‘汤圆’……”

德玖打住,等天然和马姬轮流解释给罗便丞听。

“所以北京有那么几年,不许说‘元宵’,只许说‘汤圆’……连咱们现在吃的这种炸的,也得叫‘汤圆’……”

徐太太、巧红、马姬都在笑,只好由天然负责翻译。

“结果怎么着?”德玖又打住,等大伙儿问。

“结果怎么着?”大伙儿一块儿问。只有罗便丞呆呆傻傻地坐在那儿。

“各位问结果怎么着?……有诗为证……”他又打住了。

“好,有诗为证。您说。”马姬忍不住了。

“有诗为证:‘八十三天终一梦,元宵毕竟是袁消’。”

轰地一声全笑了。

罗便丞直扯马姬的手。她说了半天,他还没听懂,可是也跟着傻傻地笑了。

他们快到半夜才走。外边儿还响着炮。胡同里还有烟味儿。罗便丞有车,说送三个女的回家。李天然分给他们四个人一人一个灯。

爷儿俩回到上屋。德玖直摇头,“马大夫的闺女儿生在这儿,长在这儿,还凑合,可是你叫那个美国小子猜谜,不是要他命吗?”

“就是要他命……杀杀他威风。”

“睡吧……哦,你想了没有?”

“哪件事?”

“怎么还?”

“哦……总得领教一下吧……”天然慢慢往里屋走,“照咱们的规矩……过两天去给他下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