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宝失先天散阴阳(三更!)(1 / 2)

御煞 寻春续昼 2084 字 2个月前

第204章 宝失先天散阴阳(三更!)

半日后,远远地,火鳞岛外的海面上,随着波澜微微兴起,已然教楚维阳能够看清楚那一行疾驰而来的法舟。

舟头上,灵浮岛的炼气期巅峰好手来了约莫有一半,都是在楚维阳的威压震慑,还有几位管事的严酷与残忍面前真正被破去了胆气,却又被法统所激励,真正务实肯踏实做事情的人。

而再看向火鳞岛上,在原本“矿场”的比较平坦的地方,楚维阳教诸修将杂物收拾干净,已然引着一众人立身在原地里,静静地等待着几位管事的到来。

这会儿,楚维阳的脸上长久地展露着几乎是怎样都无法抹去的笑容。

毕竟,如今在他的身后,受到了玄真宝鉴的掌控,随之呆滞机械静立的血煞道修士,足足有着千余之数。

即便这会儿还未曾将他们全数载回灵浮岛,但楚维阳已经似是预见了当这些人的血焰法力也加持在护岛阵法之中后,那煞池内的浩渺景象。

当然,随着这些人的回返,两片灵田之中宝药的栽培也已经变成了很重要以及紧迫的事情了。

盖因为在火鳞岛的修士近乎竭泽而渔般的苛待之中,这一众血煞道修士之中,几无一人的妖脉之力是丰盈的,更有少数人,脸色焦黄之间,已隐约展露出了妖脉枯竭的趋势。

需得尽快为他们补充好妖脉之力。

这思量到此处的时候,楚维阳许是已经想尽了正事,转而思感与念头变得散漫起来,猛然间念头的下一个跳跃,又落回到了火鳞岛上几人对於血煞道诸修的掌控上面来了——

端的是目光太过於短浅,尽行些竭泽而渔的行径。

一念及此,楚维阳复又低下头来,他的掌心之中,正捏着一枚煞白颜色的矿石,随着楚维阳浑厚的法力不断的涌动,不时间,有细微的铁矿碎屑从楚维阳的指缝里洒落下来。

不多时,再看去时,楚维阳的掌心中已无有了那矿石,只剩了一团恍若絮状的白色煞气在不断扭曲着交缠在一起。

这是辛金煞气。

当然,在楚维阳的眼中,这团煞气并不精纯,伴随着他法力的不断冲刷,很快,一缕缕极细微的浊煞混杂的斑驳气息从那团辛金煞气之中被剥离出来,如今再看去时,方见得了内里的圆融。

而楚维阳也只是仔细感应着,未曾再有别的举动。

盖因为楚维阳的所作所为,在尚不知晓这矿石的真正跟脚地步时,这般生硬的剥离内里的煞炁,已然是极暴殄天物的行为。

真正要用好这道矿脉,还需得真正有着炼器传承的方家。

思量到此处的时候,灵浮岛的一行人已经靠岸,虽然楚维阳一言未发,但是诸修已经极有眼力见的开始将空地上的火鳞岛诸修往船舱中押送去。

唯独有几位管事,尚且静静地立身在了楚维阳的侧旁,等待着道人的垂训。

而下一瞬,几乎在楚维阳猛地抬起头来的时候,便已经一眼看向了那位后晋的管事,如今他只得寄希望於这位有过浅薄炼器秘法传承的人,能够与他分说一二。

而几乎随着楚维阳望向此人的同时,这人的目光,也已经长久的落在了楚维阳掌心中那一团乱麻也似的辛金煞气,又看向那丝丝缕缕被楚维阳剥离出来的浊煞。

终於,某一瞬间,无声息的,两人对上了视线。

於是,楚维阳看到了这人神情上那极细微却又明晰的变化。

他仿佛在做着剧烈的心理斗争,在进行着某种权衡。

也正是瞧见了此人的神情变化,许是猜测到了甚么,原地里,楚维阳反而不再出声催促着,只静静地等着他在权衡之间想明白这些事情。

极短暂却又因着寂静而显得漫长的时间过去,在楚维阳平和的注视下,那人忽地躬身一拜。

“启禀岛主,这火鳞岛上的矿脉,仆大抵识得跟脚!依着推演追溯,昔年时,此地合该是一道太白贇铁矿脉!所谓太白贇铁,古之宝材也,依照如今诸炼器法统的传承与说法,此等宝材与北海玄铜一类不同,已是天清地浊分野、寰宇安宁之后,不复再有蕴养的宝材。

盖因为天底下不论是何等的事物,都分有阴阳清浊,这太白贇铁玄奇之处便在於,矿脉本身兼具阴阳清浊两相,於金相之属中,兼具庚辛之道,如此浑然气机,非得是於莽荒混沌之中造就,后天再有甚么天地蕴养,也断然无法做到这般阴阳和谐,那不符合自然的造化。”

闻听得此言,楚维阳心中热络的同时,也颇有些诧异不解。

能够教火鳞岛的修士这般紧要,想来不是甚么劣矿可言,但若是要说,是甚么太白贇铁矿脉,和北海玄铜一个级数的无上宝材,可是矿石在楚维阳的掌心便能够以法力精炼成煞气,显然,不该是这一级数宝材该有的表现。

哦,对了,他所言说太白贇铁,是兼具庚辛之道,可是如今自己的掌心之中,只精炼出了辛金煞气,只孤阴独长,不见阴阳混一。

正此时,那人的声音遂也继续响起。

“而至於火鳞岛的这一处矿脉,大抵上,该是太白贇铁矿脉在蕴养的过程之中,还未彻底定鼎根髓的时候,许是因为一场海啸,许是因为一次地震,总归,被以外力撞破了蕴养的过程,如此,遂造成阴阳倒卷,有泰半灵韵散去。

又因为天清地浊之故,煞气好在矿脉之中蕴养,罡气轻灵,走脱的甚快,故而等到这矿脉真正成型的时候,便只剩了辛金煞气内蕴,亦因着原本的矿脉破损之处,这道铁矿蕴养的时日愈久,便愈是有浊煞之气汇集而来,淤积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