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政进入内室,见到了枢密院的各位大臣,还有各位王爷。南安郡王开口说道:“今天我们传你来,是有旨意要问你一些事情。”贾政立刻跪下来。众大臣便问道:“你哥哥与外官勾结,恃强凌弱,纵容儿子聚众赌博,强行霸占良民的妻子和女儿,最终导致他们无法忍受而自杀的事情,你都知道吗?”
贾政回答道:“犯官自从得到主上的恩典,被任命为学政,任期结束后,我查看了赈济情况,并在上年冬天回家。后来蒙受堂派的工程任务,又被任命为江西粮道,题参回都后,仍在工部工作,日夜不敢懈怠。对於家庭事务,我并没有留心观察,实在是糊涂。我没有能够管教好子侄,这是我辜负了圣恩,只求主上重重治罪。”南安郡王据说转奏了这些话。
不久,皇帝的旨意传了下来。南安郡王便向众人述说:“皇上因为御史上奏贾赦与外官有不正当的交往,卖官鬻爵,仗势欺人,欺凌弱小。据该御史指出,贾赦与平安州节度使之间频繁往来,贾赦插手处理诉讼案件。皇上严加审讯贾赦,根据他的供词,与平安州节度使的往来原本是亲戚之间的正常交往,并没有干涉到官方事务,也无卖官鬻爵事宜,该御史也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只有贾赦强行索要石呆子的古扇一事是事实,但那只是玩物,终究不能与强行索取平民财物相提并论。虽然石呆子因此自尽,但那是因为他精神失常所致,与被逼致死的情况有所不同。现在皇上决定从宽处理,将贾赦发配到台站去效力赎罪。
关於贾珍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并逼死她们的指控,皇上查阅了都察院的原案:查明尤二姐实际上是张华未娶的妻子,因为家境贫寒,她自愿退婚。尤二姐的母亲愿意让尤二姐成为贾珍弟弟的妾,并非强行占有。至於尤三姐自刎后被掩埋,并未报官一事:查实尤三姐原本是贾珍妻子的妹妹,原本打算为她择偶,但因为被迫索要彩礼,众人扬言她的名誉受损,导致她羞愤自尽,并非贾珍逼死。但由於贾珍身为世袭官员,却不知法纪,私自处理人命,本应严惩,但念及他是功臣后裔,不忍心加以惩罚,也从宽处理,革去他的世袭职位,派他去海疆效力赎罪。贾蓉年幼无知,不予追究。贾政实际上在外任职多年,为官勤勉谨慎,免去他治家不严的罪名。”
贾政听了南安郡王的话,感激得泪流满面,连连叩首表示自己的谢意。他再次请求王爷代为上奏自己的诚心诚意。南安郡王问道:“你应该感谢皇上的恩典,还有什么要奏明的吗?”
贾政回答道:“我作为一个犯罪的官员,蒙受了皇上的宽恕和仁慈。不仅没有加重我的罪行,还归还了我的家产,我实在是感到内心愧疚。我愿意将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俸禄和积累的财产一并交还给官府。”
南安郡王说道:“皇上对待臣子非常仁慈,用刑慎重,赏罚公正。如今你已经得到了莫大的恩惠,财产也归还给你了,你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众官们也表示不必再奏明此事。
贾政在王爷面前谢过恩后,便叩首向王爷表示感激,然后匆匆离开了。他担心贾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担忧,所以急忙赶回家。家里的男女老少都不清楚贾政这次进宫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在外头打听消息。当他们看到贾政平安回家时,都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多问。
贾政一回到家,就快步走到贾母跟前,将蒙受圣恩、被宽免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贾母。虽然贾母听后放心了一些,但是想到两个世职被革去,贾赦要去台站效力,贾珍要去海疆,她不免又感到悲伤。邢夫人和尤氏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哭得伤心。
贾政见状,便安慰贾母说:“老太太放心。大哥虽然要去台站效力,但他是为了国家办事,不会受苦的。只要他把事情办得妥当,就有可能复职。珍儿现在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应该为国家出一份力。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是祖父留下的余德也不能长久享受。”贾政说了一些宽慰的话,希望能让贾母和家中其他人放心。
贾母向来对贾赦并无太多好感,毕竟他们之间总是有些隔阂。而东府的贾珍,虽然与她关系较好,但毕竟是外姓人,始终难以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真正为贾赦伤心流泪的,便是邢夫人和尤氏了。
邢夫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如今家中的财产已经一无所有,丈夫又因为年事已高而远走他乡。虽然我有一个儿子叫琏儿,但他向来都是顺从他的二叔贾赦的。现在,他们一家人都依靠着贾赦生活,自然会更加偏向那边。而我,却孤苦伶仃地留在这里,这可如何是好?”
尤氏原本是宁府的当家主母,除了贾珍之外,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无人能及的。她与贾珍夫妻关系和睦,两人相敬如宾。然而,如今贾珍因事外出,家中财产被查封一空,她只能依靠荣府生活。尽管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她始终是寄人篱下,不能自主。
此外,尤氏还带着一对儿女佩凤和偕鸾,他们年纪尚小,还不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尤氏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妹妹:“二妹妹和三妹妹之所以会遭受琏二爷的欺凌,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如今他们却安然无恙,夫妻依然和睦相处,而我们这几个人,却要如何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想到这里,尤氏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贾母看着眼前的情况,心中十分不忍。她转头看向贾政,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疑惑:“你大哥和你珍儿的事情现在已经定案了,他们有可能回家吗?至於蓉儿,既然他并没有参与其中,那么他也该被释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