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先上原文:
——————————————————————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於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
首先,南伯子葵问的是“道可得学耶?”这句话是问“道是可以学会的吗?”这一问没有主语。而女偊的回答先说的的是“不,不行”然后才是“你不是可以学的人”。
这里要先翻译一下“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网上流行的翻译是“我想用虚淡的心境来教导他,恐怕他果真能成为圣人哩!然而却不是这样,把圣人虚淡的心境传告具有圣人才气的人,应是很容易的。”中州古籍出版社版本的《庄子》里译为“我想用虚淡的心境来教导他,或许他果真能成为圣人哩!即使不是这样,把圣人的虚淡之道告诉具有圣人明敏之才的人,也是易行的。”从文意的连贯上看,我个人倾向於后者。女偊先说南伯子葵不是学道之人,但是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自己想教。教可能教不成圣人,但是告诉他却很容易。女偊自己一直告诉,然后卜梁倚从“外天下”到“外物”到“外生”然后是“朝彻”、“见独”。见独之后无古今,入於不死不生直至撄宁。
有趣的是不管哪种翻译里,教导出一个圣人的结果都可能是“不然”,女偊肯定的部分都是“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