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不止如此
“蝴蝶效应”,爆了。全面火爆,强势出圈。
一千万美元投资却换来超过十倍的收益,这样的项目谁能够拒绝呢?
两位导演兼编剧埃里克-布雷斯和麦基-格鲁伯一夜成名!
尽管“蝴蝶效应”的剧本遭遇一片骂声,又是幼稚又是愚蠢,来自影评人和网友的谩骂可以变出一朵花来。
但制片人以及投资者在乎吗?
不,不在乎。
类型电影有且只有一项任务,赚钱。只要能够实现盈利,那就是成功;如果能够实现十倍盈利,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时之间,整个好莱坞趋之若鹜。
埃里克和麦基一夜之间成为好莱坞最抢手的编剧。
人人都在迫切询问,你们手里还有什么其他项目吗?“蝴蝶效应”有续集吗?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埃里克和麦基一下被推向聚光灯之下,终於品尝到了名利场的滋味和乐趣。
眼花缭乱,天旋地转!
然而,聪明人都知道,“蝴蝶效应”的真正功臣是安森。
这是最好解释,甚至可能是唯一解释。
好莱坞业内人士之中的细心之人很快注意到重点——
安森出演“蝴蝶效应”,片酬一分没拿,为电影节省制作成本,取而代之地,以10%票房分红为交换。
当时,人人都认为新线影业赚到了,包括新线影业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安森为电影干苦力。
那么,现在呢?
凭借“蝴蝶效应”,安森收入两千三百万美元分红,看似亏本买卖却摇身一变成为好莱坞最成功的一次决策,在制片人的位置上,展现他的睿智和果决。
此时再回首2003年年初,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都在判断都在评估,依靠“蜘蛛侠”和“猫鼠游戏”强势崛起的安森是否能够跻身两千万俱乐部行列。
包括索尼哥伦比亚也不例外。
各大电影公司互相牵制互相竞争,却没有人愿意轻易迈出那一步,明里暗里地牵制安森的崛起。
结果,他们沦为笑话。
安森根本不在意那些电影公司的牵制,先是干脆利落地签约出演“暖暖内含光”,全然没有把片酬博弈的事情放在心上;而后又恰到好处地续约“蜘蛛侠2”,进退得当地拿捏分寸,全然没有急功近利的迫切。
这份从容和大气,绝对不是名利场里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具备的气度。
看看罗素-克劳就知道了。
然后……“蝴蝶效应”横空出世——
两千万俱乐部,那是什么?
安森根本不在意,轻轻松松将两千三百万美元收入囊中,而且不需要和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老狐狸们扯皮拉筋。
一下,那些电影公司尴尬了。
安森目前作品保持四战全胜,还不仅是随随便便的胜利,而且是四连爆;轻松写意之间狂揽票房,并且个人收入也是盆满钵盈。
在2003年,两千万俱乐部就是行业顶尖之中的顶尖,所有演员争先恐后地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这也成为电影公司和经纪公司之间博弈的战场。
正当好莱坞电影公司在那里小家子气地拉扯纠结,严防死守地把控每一位两千万俱乐部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