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绝对惊喜
媒体综评,七十七分。惊喜,绝对惊喜!
尽管不是九十九分这样的赞誉狂潮,但“大象”回归北美市场扭转口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漂亮答卷。
从分数就能够看出来,争议依旧客观存在,显然这不是一部人见人爱的作品,但争议反而令人好奇,在如此媒体综评的掩护之下,赞誉和肯定毫无疑问占据上风,所以,普罗大众又会如何看待它呢?
略显意外的是,影院分数早早公布了结果。
此前说过,所谓影院分数,由观看电影结束离开放映厅观众们填写的评分卡综合统计出来的分数。
这一项分数,比其他任何数据都更加直观地反映,普罗大众的喜好——
“怒海争锋”,B。
“蝴蝶效应”,A。
一目了然,从影院分数就能好看出观众的取向,最后“蝴蝶效应”制造票房佳绩,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但一般来说,影院分数局限於大范围上映的作品。
一来,参考样本足够。
二来,影院分数统计机构主要和大型连锁院线合作。
自然而然地,在艺术院线点映的作品很难很难产生影院分数,有些作品一直到下线为止也没有评分。
然后,意外出现了——
“大象”的影院分数上线。
这件事,甚至引起“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等主流媒体的注意,并且第一时间给予报道。
根据报道显示,尽管是点映,但这次“大象”所有场次门票全部售罄的情况,为影院分数提供足够样本;他们破天荒地给出一个参考分数。
不过,影院分数做出特别说明:点映数据,仅供参考。
核心信息在於,点映期间,评论分数以资深影迷、狂热影迷、专业人士为主,和普罗大众反馈的分数还是存在些许区别。
尽管如此,影院分数的登场依旧令人眼前一亮——
A-。
媒体:倒吸一口凉气。
尽管这是点映期间的参考分数吧啦吧啦,道理人人都懂,没有必要再次重复,但真正亲眼看到这个影院分数,所有媒体还是惊呆了。
怀疑自己的眼睛!
此时,“戛纳反馈”在网络论坛终於激荡回响。
在二十年后,社交网络平台的存在,允许人们第一时间无差别地阅读来自前线的反馈,前往戛纳电影节的人们时时刻刻通过智能手机抛出重磅,全球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不需要前往戛纳也能够“云出席”。
现在,则不行。
一直到现在,戛纳已经过去整整七个月,“大象”的点映才终於让各大论坛里围绕点映的网友讨论浮出水面。
“电影让普普通通的一天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先锋!整部电影里集体性失语的表现方式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真正意义地把学校演变为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