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华爱洋憎的轩尼诗(2 / 2)

香港那些事儿 位信 3259 字 1个月前

轩尼斯并不满足於此,他认为作为香港社会主体的华人,应该与欧籍港人有相同的自由和权利。

「华人自香港开埠以来都没有与洋人平等的权利!这个局面需要在今天打破了!」

轩尼斯有着满腔热血,心里隐着一把尖锐的匕首,要把眼前的大树劈开。

但单凭热血是没有用的,因为洋人社会的反弹是非常激烈,犹如洪水猛兽,要把轩尼斯吞噬。

「我需要一个帮忙。」

这时,轩公在大楼上瞥见了远处大会堂正在有群华人扰扰攘攘,将大街小巷逼得喘不过气来。香港警察正在维持秩序,轩公正在咕哝着:

「我这麽奋身帮助你们,你们竟然『食碗面,反碗底』?」

很大可能,游行传来的语言,轩公听不懂。

翻译告诉他,这群华人正是在喊:

「支持轩尼斯改革!反对外籍人士攻击港督!」

轩公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还记得轩公在船上碰到的那名小伙子吗?

他到达香港后,被批准成为香港执业大律师,也就是第一位华人大律师。

他的名字和轩尼斯一样将会一同被历史记下来。

这名小伙子,便是日后的中华民国第6任外交总长,伍廷芳先生。

伍兄是广东新会人,却於1842年在英属马六甲出生,3岁时随父到广州成长,14岁随亲戚到香港求学,就读圣保罗书院。

所以,他的成长经历主要都是在香港。

至1874年,当时伍兄32岁,他与妻子自费赴英国留学,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法律,1877年毕业,学成归国,却在船上遇到轩尼斯。

伍兄回港后,看见轩公着力改善华人权力,很是感动,他年少时在香港居住,眼见过华人是如何不被洋人接纳和被歧视。

因此,他和东华医院创院主席梁安在大会堂共同组织示威游行,希望支持港督施政,反对洋人的欺压!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伍兄和梁兄举办集会的当日,天公不造美,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是台风袭港。

只是,这样的不测的天气却没有阻挡一个个华人步进大会堂的决心!因为,他们觉得被英人实在欺压了太久了!今天是唯一机会去争取权益了!大家都是士气高昂,同仇敌忾!

只见一个个「逆天」而行的市民步进会场,大会堂座无虚席,热闹非常,华人们挥洒着江水,喊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口号。

轩尼斯非常感动,他知道他正在做一件艰难而正确的事。

1878年7-8月,轩尼斯委任伍廷芳为公务员考试的主考官之一,同年的12月,他被委任为太平绅士,成为第一个华人太平绅士。

「轩尼斯他疯了吗?他怎能不断打破前人的规矩?」

洋人社会非常燥动不安,在他们眼中,华人是低人一等,他们怎能这样越级进入洋人的游戏世界里?

「我们杯葛轩尼斯!我们要向伦敦反映撤销轩尼斯的意见!」

於是,同年10月,英商赖星等人向英殖民部上书,要求撤走轩尼斯。

轩尼斯不屑一顾,因为他知道他正在做正确的事情。

而伍廷芳,另一边厢,也在不断争取广大华人的支持。

而终於在1880年,一个机会出现了。

有立法局议员因病而到英国休养,并不再回港。

轩尼斯利用这个机会,撰信给英国国务大臣,举荐伍廷芳取代原先休养的立法局议员。

最终,伍廷芳在轩尼斯的帮助下,成为香港历史上第一名华人非官守议员,华人终於拥有参政的机会。

「成了!终於办到了!」

轩尼斯到这刻,觉得一切都值了。

他还实行了很多其他的良政,例如他顺应华人民情,成立专责防止诱拐,保护妇孺的「保良局」,时至今日仍在运作,却已转型为安老、综合家庭、教育的慈善机构。

另一方面,他也听取伍廷芳的意见,在香港岛兴建电车系统,率先发展山顶缆车,连接中区与山顶,方便市民外出。

还有,他容许华人使用大会堂、博物馆和图书馆,取消了之前的歧视华人政策。

我就不一一数说轩尼斯任内的政绩了。

简单一句对他的评价,便是「华爱洋憎」。

「轩尼诗与同事的关系非常糟糕,乃至正常的通信联系都几乎难以为继。轩尼诗的政策总是顾及华人利益,如那些心怀不满的官员所説,轩尼诗总是赞同华人的嗜好,这当然无助於改善轩尼诗与白厅和香港官员的关系。」((法兰克.韦尔许:《香港史--从鸦片战争到殖民结束》)

1882年他完成任期离开香港之时,居然没有英商到码头进行送别仪式,反之,却有不少华人来送上礼物和绣匾给这位任内为他们拚命争取权益的港督。

在他离开以后,英人不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些建筑来纪念他,直至1929年,在铜锣湾才有一条命名为「轩尼斯道」的道路。

再见了轩尼斯!你仁慈和爱护弱小的做法,会被历史记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