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肯豪森点了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凝重:
“日军目前战略上试图迅速推进,但在松江一线他们的后勤支持显然已经捉襟见肘。
东京到申城战场的物资运输成本极高,补给效率远远不及前线所需。
我在战报中注意到,日军为了尽快取得突破,陆空联动频繁出击。
但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他们补给能力的极限。”
说罢,法肯豪森微微一笑,补充道:
“这一战也让我看到,东方的战术思维正在崛起,华夏的军队正在创造奇迹。”
这段话被一字不落地记录在笔记上,宋晚晴心头暗自高兴。
法肯豪森果然一语中的,他的分析直接点破了当前日军在松江战场上的真实困境。
“法肯豪森先生,我听说您第一时间把广福镇的战报发回了国内,这是为什么呢?”宋晚晴严肃认真地追问道。
法肯豪森闻言,稍稍沉默了片刻,随后缓缓说道:
“我希望引起国内更广泛的关注。
我一直认为华夏若能在短时间内凝聚全国力量,并合理引进海外人才,很可能在十五年内,形成对倭国,乃至西太平洋的强有力威慑。
德意志需要这样一位友好盟友,两国的利益虽然并不完全重叠,但也存在相当的合作潜力。”
宋晚晴微微一怔,法肯豪森的回答充满了德意志的战略考量。
这并非一般的军事顾问会公开发表的看法,而是发自对方内心对华夏潜力的认同。
“其实不止德意志,其他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战役的进展。”
法肯豪森随即补充道:
“广福镇一战不仅对日军而言是一次重创,对全世界的观察者来说,这更是一次对华夏军队的再认识。
他们的勇气和战力超出预期,九国公约会议也因此出现了变化,不少国家已经将更多视线投向了华夏。”
听到这里,宋晚晴重重地点了点头,专注的目光中透着一丝坚定。
她的内心涌动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热血。
陈望的努力,她此刻完全明白了!
而她所肩负的,便是将这些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更多人。
这时,法肯豪森面带微笑地问道:
“宋小姐,此次在南翔采访的过程中,您可以注意观察前线部队的士气变化。
在战场上,军队的士气可是至关重要的。”
“非常感谢法肯豪森先生的指教,早在上次战前我就有幸去过一次前线了,我们中央军的士气非常高涨!”
宋晚晴下巴微微扬起,眼中闪烁着抑制不住的自豪之情:
“我们的士兵虽然一直面临着巨大压力,但他们非常的乐观,我看到士兵们总是在彼此互相鼓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胜利的信心!”
法肯豪森听完,点了点头,似乎对她的观察表示认同:
“战争很多时候也是意志的较量,德意志也曾经历许多这样的磨难,士兵们的决心有时胜过枪械与物资。
广福镇能取得胜利,不仅仅是陈长官的战术,而是所有战士们无畏的意志。华夏的未来,很让人期待。”
宋晚晴专注的听着,不时微微颔首,心中波澜起伏。
法肯豪森的判断无疑是极具权威的分析,一旦报道,必将引起巨大的反响。
而这也让她深刻意识到,松江战局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节点。
这一方是日军逐步露出的疲态与补给危机,另一方则是陈望带领的队伍,以小博大,以巧制敌,完全就是四两拨千斤。
短暂的采访结束后,法肯豪森留下的那句话在她脑海中久久回响:
“德意志与华夏,都是伟大国家。
我确信,两国之间的合作将会为世界局势,带来新的曙光。
若说德意志正在西方重新崛起,那华夏在东方,则有着绝不逊色的潜力。
陈将军这样的将领,便是希望!”
……
宋晚晴在走出顾问团的大楼时,迎面拂来一阵冷风,她猛地打了个寒颤,但内心的火热却久久未能平息。
当天傍晚,专题报道的初稿便已整理完毕。
宋晚晴回到报社的临时驻地,细细琢磨着稿件中的每一句话,力求在字里行间就能让人感受到陈望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神机妙算的风采。
而法肯豪森在采访中的那句话也浮现在她脑海中,令她感触颇深。
看着最终的定稿,宋晚晴嘴角微微扬起,几乎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她马上要见到东方的拿破仑,她的望哥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