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考生举子觉得自己与这四人差距甚大,本来自信满满,但辩论完毕后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登榜的可能。
自从灰衫书生来到这里担任讲说人,将店名改为渡人茶馆后,生意越来越好。
但科考改革后。
七岁的孩子都知,天下无速成之法。
此灰衫书生不是别人,正是被苏良感化的方仲永。
汴京城那些酒楼茶馆、旅店客栈的掌柜也甚是精明。
那些有能力高中进士的人一定还会高中进士,那些落榜者即使学苏良学得再像,也只是徒有其表,该落榜还是会落榜。
最欢喜的其实是汴京城周边的底层百姓。
基於此。
必然会以此为题,令考生总结经验,分析利弊。
赵祯听到这个名单,笑问道:“为何没有苏景明?你是嫌弃他为进士榜第十二名,名次有些靠后了?”
考生们皆是大喜,谁都愿踩在前辈的肩膀上做事。
“臣举荐张副相。”文彦博抬高了声音。
在绝对的武力震慑下。
韩绛擅於理辩,话语严谨,如翩翩君子。
他们四人下场。
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讲说人。
这让本就热闹的汴京城变得更加热闹。
两人忙得是连吃饭都顾不上。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书生们的讨论还是非常有用的。
一时间。
十一月二十三日,午后。
一时间诸多考生都在临摹四人撰写策论的风格。
商人数日所赚,可抵足月。
那些只会死读书的文人,或许还有可能博得一个功名。
有考生举子感觉受益匪浅,所获颇丰。
除了年节临近。
也有人觉得。
侬智高被擒。
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苏洵的《六国论》,俨然可作为策论文章的模板去研究。
不但要涉猎甚广,还要知晓当下朝堂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施行的各项新策。
一人能与五人同时辩。
随后。
往昔。
他们写得确实有模有样,但可惜,只有表而无里。
只要不懒,即使在汴京街头卖个热梨水,一日所赚都能比得上往昔十日。
恐怕李德政此生都没有胆量再迈入大宋境内半步。
广南西路安抚使、知桂州余靖传来消息。
还能说的对方哑口无言,甚至直接让其泪崩当场。
文人辩论。
……
同样的。
汴京城的书商们印制了大量变法良策的注解文章与历朝历代优秀的策论。
丁度无奈一笑。
国子监监丞丁度一脸笑容。
有人猜测。
韩绛、王安石、司马光、冯京四人也意识到太过较真,打击了一些考生的自信心。
此茶馆在半年前还叫做:刘三郎茶铺。
需要有人敲打敲打他们。
“有道理,那就这样做吧!”赵祯点了点头。
比如:写话本、算命、说书。
“苏卿,你可有举荐之人?”
世间之事,千奇百怪。
但科举考试仍是全宋读书人的最大盛事。
不到两日。
两府三司的相公、台谏主官、苏良这个从七品的左正言,聚在一起。
他称交趾很满意大宋的处罚决定,愿继续以属国的身份,向大宋朝贡,且会倾尽全力护卫大宋南境太平。
近日。
而这时。
便到了十一月中旬。
即对朝廷存在的各种政事问题进行论说,撰写出文章对策。
……
唐州小景明、秦州欧阳修、应天府范仲淹等高仿风格也都涌现了出来。
四人下场论辩三日后。
“臣反对。天下考生太熟悉欧阳学士的出题风格了,一定会顺其意而写,使得一些取巧的考生占了便宜。”
本届首次专考策论,再加上汴京街头一堆“高仿人”,寻一个生面孔无疑是最好的。
喧嚣浮躁的汴京城,也需要这种传播正能量的人。
“可行,可行!”赵祯笑着道,“你心中可有人选?”
“官家,臣以为,除了欧阳永叔,便再无二选。”
再加上首次施行“废弃诗赋,只考策论”的形式,引得无数人关注。
这样的店铺,门庭若市,考生纷纷往之。
所谓策论。
每日几乎都是座无虚席。
王安石精於举例,变法期间的各种数据分析,如数家珍。
在茶馆内。
所谓法则,其实就是高仿。
他们就让汴京城的论辩氛围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富弼、吴育、丁度、王尧臣等人的名字都被念了一遍,就连苏良都被提出来了。
一些觉得自己无缘登榜的考生,已经开始找差遣了。
因为今年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枢密使狄青平定了侬智高之乱,以及变法司颁行了《兴武策》。
眨眼间。
在当朝,知贡举之人的风格,便意味着试卷题目的风格。
“官家,您是知道的,若是苏景明下民间辩论,估计就没人看另外四人了!”
他们雇佣一批老儒生。
“确实,那些偏远地区的考生,消息较为闭塞,是有些吃亏,你可有良策?”
省试去除贴经、墨义、诗赋后,将会变得越来越难。
有人认为是黄河水患,有人认为是西北的党项之乱,有人认为是东边的海上贸易……
其中,卖得最好的。
仅凭科举名次,便无人不服气。
邀请诸多儒士辩论时事,猜测此次考题的内容。
冯京则是知之甚广,从农田水利到兵制商贸,无一不通,无一不晓。
一旁,三司使王尧臣立即站了出来。
此次科举的时务策,一定有一道涉及军事。
汴京城越来越热闹,涌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
这四人与众书生士子辩论,完全是降维打击。
有不良商人开始跟风了。
在店铺内设辩台。
“不过……也有偏远地方的举子反应,他们对朝堂政事、全宋变法策略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如开封府考生,他们希望能有官员普及更多的信息,使得考试公正,每个人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才能。”
赵祯点了点头。
他靠着一张嘴,便能轻松养活自己、轻松养活家人。
苏良得知这些消息后,只是微微一笑。
除了范仲淹、苏良、王安石等变法司官员的的文章注解。
曹护正在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为自己成为“东瀛岛王”而努力。
简而言之。
但大家皆有反对的理由。
包拯忙着抓割韭菜的奸商,丁度一天骂八遍那些上当的考生。
“可行,可行。既然咱们有心降低科举取士的名额,这一次就不妨举办一次史上最难的科举!”
“宣布主考官后,省试和殿试的具体细节和方向,这一次就不再列举了,能在此等条件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考生,才是真人才!”赵祯一锤定音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