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兄妹(2 / 2)

北雄 河边草 3054 字 1个月前

1.相信第一印象,别多想

找到这个人,比标准更重要的其实是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来源於第一印象(一见锺情),也可能源於你对ta的观察与侧面了解。既然是感觉,你应该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人”。有时候,过於理性的判断,会让你总是在错过。

不过,Segal,Robinson与Boose(2016)认为,你不需要事先去想对方应该具备什么,但却是应该想好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dealbreaker。

此后,在约会发生前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背景经历等,会让你们在约会过程中有更多话题可聊,也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对方的邀请方法(详见下文提出邀约的部分)。

2.建立初始关系

建立一些初始的联结,会让对方更容易答应你的邀约。这就是所谓的“本·富兰克林”效应(BenFranklinEffect),即那些曾经为你提供帮助的人,通常也更愿意再次帮忙。换言之,当一个人对一段关系已经有所投入之后,这个人也会更愿意做出更多投入。

因此,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建立彼此间的联结,比如借故向对方打听附近的知名餐厅等等(想当年,谁没有借过课堂笔记/书/饭卡…)。

3.提出邀约

可能对於很多人而言,提出邀请才是最困难的一步。不过,在JeremyNicholson博士看来,不论约朋友还是陌生人,异性之间还是同性之间,成功的关键有三,就是开口!开口!开口!(Ask!Ask!Ask!)。

Hald与Hogh-Olesen(2010)的研究发现,提出邀约的人的外在吸引力(外表还是无法回避……),以及提出邀约时是否让对方感到安全、体贴(而不是让对方感到猥琐、鲁莽或意有所图的),会影响对方的接受度。

在正式提出邀请前,你还需要了解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服的表达方式。例如,有些人更喜欢直接的邀约,在他们看来直截了当的表达是真诚的体现,也有些人喜欢间接的邀约,在他们看来婉转的表达是给双方留有余地,体现彼此尊重。

4.约会的过程

两人约会时,除了一些常规的吃饭、看电影之外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将对话拓展到对价值观等更深层面的交流上,这会加快你们之间“链接感”的产生。

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容易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的活动,让对方产生“我心跳是因为这个人”的认知归因偏差。(当然,计划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承受能力和喜好)。心理学家Dutton与Aron(1974)就发现了人类有这样的本性,会把来自环境或其他原因的紧张兴奋,错误理解为自己为对方心动。这被称为“吊桥效应”。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那些走过危险吊桥的人比走过坚固石桥的人更有可能在实验结束之后联系那个在实验过程中给他们留下电话号码的研究助理。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会无意识地将过危险吊桥时引起的兴奋与紧张感“错误”地归因到自己对这个研究助理的感觉上——过吊桥引起的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会让人误以为是自己对当时遇见的这个人产生了“心动”的感觉(都是套路…)。

5.约会的结束

如何结束一场约会与约会过程中那些开心的时刻同样重要,这来自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DanielKahneman所提出的“峰终定律”(Peak-EndRule)(Fredrickson&Kahneman,1993)

他指出,由於人的认知习惯,人们通常对於一个事物的评价,取决於在体验这个事物的过程中的最强烈的感受(peak)与结束体验时的感受(end),这些感受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相对而言,过程中的总体感受或平均感受则对於最终印象与评价影响不大。

所以说,一场约会如何结束也至关重要。你可以尝试在约会结束做一些暖心的举动,来让对方对今天的约会(还有你)有更积极和深刻的印象。

6.当然,你的确也需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任何人在提出一个邀请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另一个人被拒绝。你需要做的是,不要把拒绝当做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Segaletal.,2016)。

对方拒绝你,很有可能是因为Ta觉得你们不合适,或者Ta还没准备好进入一段关系(Ta可能不止拒绝了你,也拒绝其他人)等等,所以不要把拒绝当做是对自己这个人的否定(don’ttakeitpersonal)。同时,反思自己从中获得的经验,例如应该更多尊重对方的时间、位置安排等等(如果你想和对方约会却把地点选在自己家楼下,就太没有诚意了)。

被拒绝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你需要允许自己因为被拒绝而感到郁闷、失望,甚至怨恨。但最重要的还是尽快从“被拒绝”的痛苦中走出来,准备下一次约会。多多实践,成功率才会变高哦!

祝题主早日达成自己想要的约会。

原文发表於:你有“约会焦虑”吗?KY春节特供:如何科学地开始约会一个人

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