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太后骤然怒道︰「你——大胆!」

景岚抬起眼,他俊秀的双目微微闪动,「母后早在父皇在世时,便已同父皇主动道明真相,父皇念及养育之情不愿将你治罪,只让你离开再也莫要回京,谁知你仍贪恋权位,意欲重归朝野兴风作浪……若非你走上了这一步,本王原本也不会提及此事——」

看样子,这个太后应当不是真的,而景岚是当真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否则理应不会如此毫无顾忌的触动这根弦。

只不过,他们是从何得知我的身世呢?

景岚见我沉默,只当我不愿承认,他道︰「既如此,传上人证罢!」

我原以为,所谓的人证不过是为了作伪的可有可无之人。

可当可两位士兵架着那浑身伤痕累累、神智恍惚的女人进殿时,我整个人忽然就站立不稳的摇晃了一下。

青姑,林丹青。

她看上去受过重刑,在士兵放手后,竟连跪也跪不直,她有些茫然的不敢抬头,仿佛对这陌生的殿堂感到害怕,此时的她与昔年在陈家村中那个身手灵敏、目中无人的古怪大夫简直判若两人——我的心冰凉一片,我不敢想像一个人究竟是受过什么样的折磨才会被摧毁至此。

景岚把目光停在她身上,一顿,冷冷道︰「罪妇林丹青,抬头看一看她是谁?」

青姑愣了一会儿,慢慢仰起头,看到我的时候浑身哆嗦了一下,我下意识要踏前一步,她突然拽住景岚的衣尾,狠狠摇头道︰「不,不,谋逆之事与她无关……她,她毫不知情……」

「她毫不知情?可她明明是你的亲生女儿……」

「不,我们,我们多年未见,是我,一切是我一人所为……」

我双拳紧紧攥起,如今我终於明白,景岚曾做了数年聂光的谋士,而青姑也一直跟随在聂光身边,他乔装成风离青姑认不出他来,可在那段日子里,他却从青姑那儿得知了皇宫中的那个襄仪公主才是她的亲生女儿。他在青姑因谋逆案被抓获入狱之后,对她进行轮番的逼问和折磨,并诱导暗示她所有人都已知道我同她之间的关系,只怕这两年来我的失踪,都已被青姑误解为是我逃脱朝廷的追捕。所以,她才会一见到我的时候就否认我与谋逆案无关,而不是急着撇清我们的关系,她已彻底乱了方寸,甚至不记得至关重要的一点——谋逆者罪当满门。

待青姑被带出延福殿时,我看到景岚满是挑衅的眼神,恍惚中他与山巅之上的风离重叠在一起,都是那么擅於……操纵人心。这是□□裸的威胁。然而他对我再清楚不过,哪怕是死路一条,我也绝无可能会狠得下心肠置青姑於不顾。

景岚问我︰「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我强制压下心中的波澜,努力的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看了太后一眼,又望着远去青姑的身影道︰「即便确有其事,可这又与皇上的圣旨有何干系呢?庆王殿下……」

「你大可佯装此刻方知,」景岚截住我的话头,「来人!传他入殿!」

有一道颀长的身影宛然踏入殿门,背着光看不清面容,可我却一眼认出了他。

寒风穿门而过,那人朝着这个方向迎面而行,他一身布衣再朴素不过,但每步入一步,我的心就下沉一分。

殿内有人甚至脱口而出︰「是……驸马……」

驸马。宋郎生。

一别一月有余,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他本应还在广陵的大牢之中,怎么可能,怎么可以,会出现在这儿。

难道他不知道,景岚随时可以对他这个逃亡的将军治罪。

我怔怔望着他的眼,却看不懂他眼中的涟漪是何样的心绪。

我听到景岚问他︰「宋郎生,你与襄仪公主乃是夫妻,这些年来,可知她真正的身世?」

宋郎生默然了片刻,缓缓启唇道︰「知道。」

「是何时得知?」

宋郎生的眸色深沉似海,他静静地望着我说︰「两年前,在泽州,她同我说她并非是先帝之女,因担心身世暴露后会有劫难,让我……带她离开。」

万事皆有因,可我猜不透他这样做的因。

他的话就像刀子,是天底下唯一能够刺痛我的人。

眼前的一切化为一片朦胧的雾,蔓开,滴落,我从未试过在这么多人面前哭过。

我看不清他的神情,我想,他终究是有他的苦衷的,可我也不能忘记我要做的事。

我微微偏头拂去了眼泪,勾了勾嘴角,朝景岚道︰「不错,我确是非父皇与母后的女儿,两年前宋郎生之所以离开军营,也皆是我所迫,那又如何?」

这番话说出来,连成铁忠与皇后都难免震惊不已,更别提殿中那群目瞪口呆的臣子了,景岚见我就此承认,亦是怔住,旋即冷笑道︰「然则皇上并不知实情……」

我说︰「陛下自然毫不知情,否则又岂会将遗诏放心交给我。」

景岚道︰「你如此欺君,利用皇上对你的信任诱他写下此诏,如此,诏书之中的内容……」

「诏书之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何以庆王连听都不愿一听,就急着否定呢?」我回过身,望着殿内的群臣们,心中明晓得很。这般老臣早在我监国之时就因我对他们的压制而对我有所怨言,那么多年下来明里暗里找我麻烦的也不在少数,那都还是看在有父皇恩宠的面子上,如今突然让他们得知我根本只是一个逆贼之后,这要如何让他们咽得下那口气?

我重新回过身,道︰「诸位大臣都是我大庆两朝元老,辅佐过两位君主,对陛下的忠心自然不言而喻……或许有人与庆王一样质疑此诏,不过诸位大人切莫忘了,不论我的身份是何,不论陛下知晓不知晓,你们身为陛下的臣子,岂可轻视陛下亲笔所书之诏书?」

见他们露出退却之意,我淡淡道︰「今日庆王既证明我乃林丹青之女,是谋逆之罪也好欺君瞒上也罢,待今日事毕之后将我已大庆律法处决我也绝无怨言!」

饶是他们方才得闻之时震怒不已,此时听我这番说法亦是不知从何驳斥,正是此时,赵庚年肃然道︰「皇上遗诏在此——」

殿内殿外之人终究跪下了身。

景岚之所以一次次阻止,揭穿我的身世,试图让所有人都质疑这遗诏的内容,只因他唯恐景宴在诏书中昭告他的罪行,把皇位传给小皇子,并让我来辅政监国。

然而遗诏上,没有提及我,也未有提及景岚,甚至没有提及小皇子。

所说的只有一件事——父皇当年所写下的两份诏书。

景宴愿在他驾崩之后,将父皇的第二道诏书公之於众,遵父皇的遗愿。

第二道诏书所安放的位置正是在上朝的皇极殿之上——皇极殿三个字的牌匾之后。

不论父皇传位於谁,满朝文武皆应全力辅佐,不得有违元宗圣意。

这是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当赵庚年念完遗诏之时,连景岚都难免露出惑然的神色。

我甚至能感觉到他隐约的不安与欣喜,毕竟在他的认知中,父皇只剩下他这么一个「血脉」了。

除了宋郎生。

他由始至终都在看着我,仿佛对周遭的所有没有半点兴趣,当殿中所有人同往皇极殿时,他猝不及防的握住我的手,轻轻道︰「阿棠。」

我浑身僵了僵,乏力的望着他,「不论你与景岚达成了什么样的约定,纵然是为了我,你也不该来的。」

他还待说些什么,我已抽开手转身而去,到了这个地步,我已改变不了任何事了,但至少,可以让他离我远一点,不必拖累他同我一起死。

父皇的第二份传位诏书嵌於皇极殿匾额的夹层之中。

宫中的侍卫费了很大的劲摘下匾额,小心翼翼的撬开背部的夹板,在众人亲眼所见之下取出了圣旨。

这大庆的江山是父皇打下来的,若说,朝中尚有人对景宴并未那般忠心耿耿,但他们对父皇确是忠心臣服的。

所以当赵庚年颤着手展开圣旨之时,所有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我早已知悉,父皇这道诏书所要昭告天下的,是那个当年遗落民间真正大皇子。

父皇素来是个处事谨慎之人,他既要取信於天下臣民,自然已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故而,他将他与太后当年所种下的因果与诸般相关之人卷案,都分别匿存在刑部与大理寺各处,只需稍稍查证,便绝无有人再心存疑虑了。

而自此刻起,不仅是我,连景岚在这朝中就再无方寸立足之地了。

「……皇室血脉遗失,朕痛自克责,夙夜祗惧,所幸天有所感,终辗转寻回皇长子……」

赵庚年念着诏书,我原本以为自己的心已如一潭死心,直到我听到宋郎生的名字。

「……庐州儒商宋氏,育养皇长子成人,皇长子功德宜之,属以伦序,入奉宗祧,改名萧景桓。朕深思付托之重,谨於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竭力辅佐之……」

后面还说了什么,我已然听不入耳了。

天地间蓦然空无一物,连周围的骚乱与景岚愕然的面孔都化作空茫。

天边的浓云滚滚而来,一寸一寸将人心吞噬。

往日有许多无法解释的支离破碎,终於一片一片拼凑起来,铺在我的眼前,组成了一副崩坏的真相。

原来,到头来,他,才是父皇真正的皇子。

这就是为何,当年父皇愿放君锦之一家一条生路,给他们逃亡的机会;

为何,父皇明知宋郎生的养父母是谁,仍愿招他入朝为官,入宫为婿;

为何,最终宋郎生还是被父皇说服,愿放下仇恨,去做那凶险至极的内应;

为何,宋郎生对我的身世毫不意外,想要远走高飞的心比我还要急迫;

还有为何,父皇会千叮咛万嘱咐景宴,要由我来公开这道圣旨。

父皇深知宋郎生无心权位,他一心只想同我在一起,绝不愿牺牲我而去成就这所谓的天下大业。

唯有我来了,才会因我叛党之后的身世所困,当我揭开父皇的这道圣旨之时,诸公诸臣也就定了我的死罪。

天底下只有一人能力挽狂澜。

那人,只能是继任皇位的新君。

而宋郎生为了救我,纵使千般不愿,也会甘承此重。

我终於恍然大悟,这天下大争之局,我也好,景岚也好,宋郎生也罢,到头来,都没能逃出父皇的掌控之中。

景岚终於卸下他的伪装,他变得面目狰狞,*尽显无疑,口中一遍遍喊着︰「谎言!这是阴谋,这道圣旨是伪造的……来人!将此逆贼替本王拿下!」

只是,被宫中的禁卫军拿下的不是宋郎生,却是他。

他的千秋大梦,是时候该醒了。

在这空荡荡的暗色里,我望着宋郎生,他漆黑的眸子粼粼如玉,依旧如当年那般雅逸目秀。我们仅距三步之遥,然而当文武百官齐齐唤他「皇上」之时,我终於明白,从今往后,三千繁华,独独无法取这一瓢饮。

屈膝跪下的时候,我看见宋郎生踏出一步伸出手,似乎想要阻止我的这番动作,我垂下眼眸,慢慢的俯下了身。

那些关於襄仪公主的传奇,也到了终结的这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