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激将法和疲敌策(1 / 2)

鱼禾知道杨寻听不懂,他也没有强迫杨寻去懂。

他的话看似是说给杨寻听的,实际上是说给自己听的。

王莽所遭遇的一切,对他而言是一个教训。

他想要成事,就绝对不能像是王莽一样,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他应该依照后世的观念,团结大多数人,打击一小部分人。

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己,把自己当成什么圣贤孤寡。

鱼禾在杨寻迷惑的小眼神中,伸手揉搓了一番他的小脑袋,“想不通就别想,等你经历的多了,你自然会明白我的话。”

杨寻任由鱼禾这个比他年龄还小的人揉搓着他的脑袋,鱼禾成熟的灵魂和心智,总是会让身边的人忘记他的年龄。

杨寻傻傻的问,“你竟然不会效忠朝廷?”

杨寻很难想象,在莽新朝治下,居然有人能冠冕堂皇的说出自己不会效忠朝廷。

鱼禾将杨寻的头发揉的乱糟糟的才收回手,面对杨寻的质问,鱼禾笑道:“不愿意效忠朝廷的人多了,那些庇护在朝廷治下的人尚且存有二心,我一个没有被朝廷庇护的人,存有二心也是应该的。”

鱼禾的话有些吓人,杨寻下意识的回头瞅了瞅新军兵马驻扎的营地,见没有人注意这边,就小心翼翼的提醒鱼禾,“这话可不能瞎说。被人听到了是要杀头的。”

鱼禾的大部分话,杨寻都听不懂,但是存有二心是什么意思,杨寻还是懂得。

朝廷的兵马就在边上,杨寻此前还是朝廷兵马中的一员,这话要是传到朝廷兵马耳中,搞不好会有杀头大祸。

私底下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没人会去追究。

但是在朝廷兵马身边说大逆不道的话,那就是挑衅,是蔑视。

即便鱼禾跟高丘交好,即便鱼禾有一个豪族子弟的身份,也难道责罚。

鱼禾指了指东方,笑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平夷。反贼的地方,在反贼的地方我们可以畅所欲言。”

杨寻脸色微微一苦,“可是在我们身边的不是反贼,而是朝廷的兵马。当着朝廷的兵马说存有二心的话,那跟当着陛下的面说要造反没两样。”

鱼禾笑问,“你怕了?”

杨寻胆怯的道:“能不怕吗?军中的刀子可不饶人。”

鱼禾沉吟了一下,认真的道:“你要是怕了,你就回军中去。”

杨寻有些傻眼,不明白鱼禾为何突然要赶他走,“为什么啊?”

鱼禾拍着胸脯道:“因为我这个当主家的喜欢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你这个当私属的如果接受不了,那我们冲早会分道扬镳。

你跟着我,知道了我的底细以后,再想离开就难了。

不如趁着还没有了解我底细之前,速速退去。”

杨寻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他从小到大一直在听从着别人的吩咐做事,从没有自己做过选择。

如今鱼禾让他自己做选择,还是抉择一件关系到性命的大事,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鱼禾没有打扰杨寻做选择。

杨寻要跟着他,这一关必须过。

这一关过不了,鱼禾就不可能带他入平夷。

杨寻以前没有做过选择,所以鱼禾愿意给时间让杨寻仔细思考。

架在火上的野山菇在不知不觉间烤熟了,鱼禾用竹签子扎起一块,塞进嘴里,咀嚼了几口,有点干。

鱼禾一股脑的全部丢给了巴山等人。

巴山等人嗓子眼没有鱼禾那么细,吃东西也没有鱼禾那么挑剔,鱼禾给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鱼禾最初出现在新朝的时候,嗓子眼也没那么细,什么东西都能吃。

在平夷吃了大半载大鱼大肉以后,鱼禾嗓子眼就变细了,再吃粗糙的食物,难以下咽。

吃过了东西,鱼禾就吩咐巴山几人搭起帐篷,进去休息。

高丘一众兵马也在鱼禾不远处搭起了帐篷。

白日间损失了几百人,对高丘一众兵马的士气影响极大。

高丘必须在山道下休整一日。

一日过后。

高丘重新整军出发,经过了一日的调整,军中的将士们似乎忘记了在山道上遭遇的不愉快,也忘记了那死去的几百人。

他们士气高昂的再次踏上山道。

也许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行军途中遇到伏击,也许是他们刻意的忘记了昨日军中死过人,也许他们单纯的觉得那些死去的人比他们倒霉。

总而言之,新军将士们调整心态的能力很强。

为了确保将士们在行进中再次遇到突然的袭击,高丘撒出去了上百的探子,最远的探子需要去十里地外探路。

只是,高丘即便是撒出去了上百探子。

将士们在行进途中依然遭遇到了伏击。

敌人的身影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