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洞天(1 / 2)

修真好无聊 秋D君 2709 字 2个月前

此处土窑,虽不知多少年未曾使用了,但结构依然稳定,没有崩裂、坍塌。

立夏一进来后,便感觉窑里面的空气格外清灵,呼吸之后,身体极为舒适。

窑内中央处,便是一人高的陶器烧制口,分为上中下三个口。下口和中口,均为等腰梯形结构;上口为两个盘子大小的圆洞。风从下口入,中口辅助,上口流出,可以让柴碳燃烧的更加充分,达到烧陶的温度。

这大黑大白化成的灵珠,径直从中口这个位置,钻进了码放初窑的内洞中,在最里边的洞璧处飞舞盘旋着,让立夏尽量看的明白。

立夏也只能忍着灰尘,跟着钻了进来,越往里,越觉一股灵气,从洞璧中涌出,铺面而来,甚是神奇。好奇的立夏,伸手摸上洞璧。

“咦,这是怎么回事?”立夏惊奇的发现,摸到洞璧的手,居然像是摸到了水面一样,可以来去自由的伸进去,里面似乎空空荡荡的,不受阻碍。

童心未泯的立夏,更加好奇起来,也不用大黑大白教,自己便双手四处摸索,大致摸出了洞璧裂口的大小:缝隙长度比立夏身高长一些,但宽度就比较窄,缩腹提臀的话,可以侧着身子缓慢挪移进去。要是成年人的话,估计就钻不进去了。

立夏绷紧身子往里面挤,挪动不过一两米,便忽然间,时空转换,景色大变,竟直接来到了一处艳阳高照、植被茂密、空气清灵的陌生地方。也许是身边环境的骤然改变,立夏也有些受惊,慌乱间退了几步,便又神奇的跌回到了土窑内。

好在立夏人小胆大,既无危险,便反覆进进出出,试了好几遍后,便坦然适应了这种神奇的变化。

当小孩子没了畏惧感,做事也就无所顾忌。就像此时的立夏一样,在这陌生而又神奇的洞中天地里(下文简称洞天),居然和大黑大白这两位导游,肆无忌惮、漫无目的的到处溜达起来。

让立夏疑惑的是,此方洞天入口处,有一块天然形成的巨石,其表面刻着两个立夏看不懂的巨大符号,似乎是某种上古文字。若是有太华古国黄帝时代的古人在此,便会认出这是太华历史上,最初的仓颉古字“归路”。

先不管写的是什么,这明显人为的痕迹,至少能让立夏知道,还是有人生活在此处附近的。

可洞中天地确实比外界安静多了,除了生长茂盛的花草树木之外,各种鸟兽鱼虫,都鲜少看见。由於草木太深,立夏这身高也无法越过草木,看清远方,所以带路的活,还是由可以飞空的大黑大白来做。

也不知大黑大白是瞎走的,还是从高处看到了什么,居然领着立夏,朝着某个方向一直走,直到来到一株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参天古树之下。

立夏看那古树树叶形状,与青真山天师洞的那棵银杏老树一致,应该也是银杏无疑,只不过比天师洞的那株还要庞大数倍。

古树离地三米处,有粗枝横长,铺成平台,台上建有一间不知年岁的树屋。令人啧啧称叹的是,树根扎地,错乱有序,竟然形成了天然的台阶,可以让人登上树屋平台。

立夏望着参天古树,傻乎乎的对着树屋高声呼喊:

“有人吗?”

连喊数遍,均无人应答。

“没人我就上来咯!”

立夏便不再询问,踏着树根悬梯,往上攀登,来到平台之上。

刚才站在树下往上望,立夏啥也看不清,现在上到平台后,这才发现树屋的屋门前,

竟盘膝坐着一人,不对,应该说是一副早已坐化不知多少年的人形枯骨。  此枯骨身着素色麻衣,脚无双扉,怕是已经逝去千年之久。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此枯骨外表皮肉居然不曾受那蛆虫吞噬,整个身体依然完好如初,端端正正的坐着,只是血水干涸,皮肉贴骨。

正所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立夏连鬼影之类的能量体都不怕,又何惧枯骨。

不过,他还是恭敬的向枯骨拱手拜了拜,然后才绕过枯骨,走进树屋里。

树屋内空间很小,仅有一张树床,一个草蒲团,一张木质供桌。

供桌上倒是摆放着四样东西:

其一,粗糙的陶制小香炉,香炉正表面刻着两个古字,似乎是“天地”,香炉内还插着三柱木香。

其二,两枚灵润温和的玉简,其中一枚稍大些。

其三,一尊木头雕刻的龙形雕塑(东方神龙形状),且龙身刻满古字。

其四,一根像是拨弄柴火的普通棍子,但棍子材质非金非木。

立夏先拿起的,是看着神气的龙形木雕,把玩一番后,便没了新鲜感。

放回木雕,拿起那两枚玉简中,那枚小一点的,入手便感清凉,似有一股牵引之力,与自己身体胸腔某处产生气感交合。立夏试着放出胸腔内的那股灵气,只见一股灵气瞬间渡入玉简之中,令其清光大作,而后立夏便听到耳边有一道苍老声音传来,脑中也同时浮现出人物画面。

此玉简竟是太华道教典籍中所记载的传承玉简。

太华古代玉简,有数种样式:

1、上古时代的玉简,模样似竹简,但一般只有竹简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更像短一点、宽一些的玉尺,如传说中羲皇曾授予大禹玉尺;

2、某些玉简更加精美,像玉佩一样,有缩小版花鸟鱼虫、龙凤麟龟、璧珠剑鼎等各种形状;

3、有些玉简像现代天珠或春秋玉勒子一样,狭长、扁圆,但材质同样得是灵玉。

有的玉简灵韵外显,会发出不同颜色的灵光,以清灵之光居多;有的玉简灵光内蕴,看似普普通通,与一般玉石无二。

传承玉简内的内容,一般是由元婴分魂分割出的魂弦之力来演示,极少会耗费主魂魄的魂弦之力去刻录玉简。

品质高的灵玉可以温养这缕魂弦之力,避免时间太长,魂力逐渐消散,最终导致刻录的信息丢失。

玉简内留的魂弦之力越多,玉简可读取的次数便多。

由於魂弦之力宝贵,所以一般的传承玉简只能供一个人读取,类似於某app的阅后即焚功能。

读取传承玉简的内容,就相当於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的剪切与复制,虽然玉简中的内容消失了,但其实里面的内容是转移到被读取者的大脑中,可以暂时记忆保存。

立夏此刻激活读取的这枚玉简,内含上古修真者:宁封道人的部分元婴分魂。其主要讲述了四件事情:

第一,我为何在此?

吾名宁封,修道於上古之时,因造窑炼陶,烧裂洞天之壁,后感窑内灵气异常,沁润吾身,遂探之。

误入此洞天福地后,喜於灵满,痴於修炼,废寝忘食之下,不知洞外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