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0116 高下立判(1 / 2)

儒道封神 东山北麓 1561 字 1个月前

两个人所写的“报我以桃,投之以李”全都摆在书案上,摆在大家的目光之中,大家搭眼一看,出於本能的,就已经判了汪从善的下乘。

再仔细看看,大家又觉得第一印象果然不错,归根结底还是张一念那一幅写的比较好。

“汪从善这一幅,中规中矩,要说毛病是没有,但和张影圣这一幅相比,似乎总缺少了一些才气。”

立刻有人给出了评语:“张影圣这一幅笔势多变,灵气逼人,实在是隶书的顶巅作品。”

“确是如此!隶书固然讲究规矩,但汪从善的隶书偏於规矩甚多,显得呆板,倒是张影圣的隶书灵活跳脱,富於变化,更加令人赏心悦目。”

“汪从善这厮人品不佳,一手隶书的确写得可圈可点,就是有一个缺点,太规矩!规矩的让人挑不出毛病,也挑不出亮点。”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张影圣的隶书……”

大家众口难调,但在大方向上意见却是一致的。

耳听这些议论,汪从善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再看张一念站在一边,一脸微笑的聆听,不多说一句话,就越发心中有气。

他忍不住问张一念说道:“张影圣,咱们比赛之前可是说好了,由天地清气评判为准。别人这么一夸,你就开始洋洋自得,貌似已经胜券在握一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什么意思?”

张一念有些愣神:“我什么时候洋洋自得了?”

“不是么?你看你的笑容,多么的不谦虚!”

汪从善哼了一声,说道:“换了是我,大家夸我的时候,我怎么着也要谦虚两句,哪会像你一样,连点表示都没有。”

“……”

张一念对他真心无语。

别人评判两人书法的时候,张一念认真看过汪从善的隶书,比较客观的讲,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确是非常不错的。

张一念甚至认为,汪从善这种完全不具备个人特色的隶书,其实完全可以作为隶书字帖来推广,以便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

至於他本人的隶书,选用的是清朝书法家郑簠的隶书字形。

郑簠字汝器,号谷口,乃是名医郑之彦的次子,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广习汉碑,以异军突起之势,竖起碑学复兴的第一面旗帜,是清朝三百年隶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郑簠的隶书,影响了他之后的一个世纪。

完全秉承了郑簠的隶书理念,张一念的这幅字在规范的隶书笔法基础上,加入了富於个性的轻重用笔,或用枯笔,结字灵活,规整之中又透着多姿,飘逸虚灵,活脱洒丽。

平心而论,张一念认为自己这幅隶书更加吸引人的原因就在於浓郁的个人色彩。

是以,大家夸赞他的书法的时候,他心中尽是对郑簠的敬佩,至於所谓洋洋自得,却是分毫未有。

汪从善的话,让他打消了多少说几句中肯评语的心思,他对程夫子说道:“事前有约,高下之判请天地清气决断,还请夫子引动天地清气吧!”

“好!”

程夫子听着汪从善的话心中也有些不快,废话不说,直接从道心之中唤出圣印,沟通天地清气。

书法作品,与诗词歌赋作品不同——诗词歌赋自带气势,可以自动引发天地清气的共鸣,但书法作品除非格外跳脱的情况下,都需要有人引动天地清气,才能由天地清气对书法作品作出判定。

但见程夫子圣印漂浮,悬停在张一念和汪从善的两幅隶书之间。

须臾之后,两道天地清气从天而降,径直落在两幅作品之中。

毫光微闪,天地清气分别在两幅作品之中游走飘逸,最终反向生辉,荧光向天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