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全书,张一念才知道,止今辞的“今”代指的是周文王所在的那个时代。
向前追溯,这本止今辞记载的最初,居然并不是人族历史的发端,而仅仅是尧帝陛下时期。
然而,尽管如此,这依旧是一部长达数千年的人族史家典籍,其间的诸多记载,跟张一念在后世史家典籍之中所阅读到的内容,主干大致相同,但相对应的细节上,差距非常大。
比如最最古老的帝王禅让制,曾几何时,被后世读书人无数次赞颂,然则在止今辞之中,这种所谓的禅让背后,却隐藏着数之不尽的阴谋、构陷、联合、分歧,乃至於血泪。
王权与皇权,在人族和妖蛮的对抗之中,永远都是首要的武器。
谁能够掌握住王权或者皇权,就拥有对抗的话语权。
反之,只能臣服。
起伏跌宕的历史,就想一部惊心动魄的话本小说,让人欲罢不能。
当然,这些历史终究已经过去,张一念的阅读更多的还是专注於程夫子比较关心的问题——上古时期人族对抗妖蛮的手段。
凝音如刀的部分,他也的确找到了,不过阅读之后,张一念的心底却泛起无尽的遗憾。
凝音如刀的根本,的确是对於音节的不同组合与叠加,就跟后世声波理论一样,当音节的组合和叠加突破了某个分贝数之后,也就能够生出如刀一般的破坏力。
然而,理论归理论,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却还是需要其他两点外在条件的辅助。
第一点是足够充沛的天地清气,第二点就是一台足够强大的七弦琴。
七弦琴这一点还好理解,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七弦琴,想要凝音如刀,也不他可能弹奏出足够强劲的音节。
但,充沛的天地清气怎么办?
这不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这是一个天地清气相对匮乏的时代啊,又能到哪里去找寻天地清气足够充沛的地方?
张一念通读这一段记载之后,终於明白为什么他能在琴道考试凝音如刀了,那是因为他当时所处的本就是一个天地清气凝结出来的虚幻空间,天地清气本身就已经足够充沛。
而且,他考试用的七弦琴,也并非实物,同样也是虚拟出来的。
在那个虚幻的场景之中,视线凝音如刀的两点外在条件全都符合。
但问题在於,对抗妖蛮并非虚幻,更不可能在虚幻场景之中进行并且取得实质性进展啊!
通读止今辞,张一念发现,在上古时期,人族对抗妖蛮的手段的确五花八门,不单单琴道,即便是书道、棋道、画道,也都能用现在读书人所不理解的方式来应用,然则所有应用,都是基於足够充沛的天地清气。
可以说,那些记载虽然让人读来耳目一新,但在现如今的汉皇朝时期,根本都没有复原的可能性。
“……如果程夫子知道是这个结局,心里又会作何感想?”
张一念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实话实说,让程夫子知道他其实能够通读上古文字。
如果让程夫子知道了的话,势必就会请他尽快阅读,尽快翻译出来,把实情相告。
但张一念读完止今辞确认,书中的记载不但不可能达成书家的夙愿,反倒可能把书家百年千年的信仰彻底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