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赵郢:三叔,你们就是送上门来的马(2 / 2)

“说起来,也不怪李由打你的主意,他也是没了办法,你不要看这会稽郡多湖泊水泽,但其实能耕种的良田不多,大多数又掌握在那些大户手中,李由和我抵达这里之后,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收效甚微,没有太大的改观……”

说到这里,将闾极为认真地道。

“而且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里的黔首大多数过得极为清苦,所以民风颇为刁蛮,一旦遇到些天灾人祸,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会聚啸作乱,剿不胜剿……”

说到这里,将闾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一是这边水泽太多,不好清缴,另一方面,说到底,他们都是些日子过不下去的苦哈哈,我们总不能真的一杀了之——当初你推荐我来这边的时候,专门叮嘱过我这些的,我总不能脾气一上来,就食言而肥……”

赵郢见将闾有些憋屈,连忙正色道。

“我就知道,三叔乃是信人!”

赵郢目光真诚地盯着将闾的眼睛。

“当初我向大父推荐三叔来这里的时候,就曾说过,会稽郡局势复杂,这郡尉之职,非三叔这种身份尊崇而又忠勇体国之人不能为。如今看来,当初小侄和大父确实没有看错人,有三叔在此坐镇,会稽就等於有了定海神针……”

说到这里,赵郢很是认真地道。

“多亏三叔这次邀请我前来,不然我还以为这里是鱼米之乡,定然不知道会稽的条件竟然恶劣到这种程度……”

说到这里,赵郢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三叔,归根结柢,会稽郡的情况,都是因为一个穷字,老百姓吃不上饭,看不到希望,才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这是我在路上,一路走来,根据我们会稽的情况,想到的一点办法……”

将闾接过去,简单地翻了几页,便重新合上了。

“算了,我不懂这些,既然是你想到的点子,想来都是好的,我这就让人给李由送过去——算了,还是我亲自走一趟吧,真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他是郡尉,原本只负责郡中兵事。

但奈何李由对他这位郡尉颇为敬重,很多事务,都是拉着他一起,久而久之,他也就习惯了自己的这种定位,对郡中的事务颇为上心。

“那好,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过去,我正好有些安排,也要与你和李郡守一起商议……”

然而,不等两人出门,就听将闾府邸的管事前来禀报,郡守李由前来拜访。

“有请——”

赵郢和将闾两人不由对视一眼,起身迎了出去。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自从入了会稽郡,李由的姿态一直都摆的很低,口必称臣,赵郢也没有拿着端着的道理。不要说李由身后还有一个堪称朝中第一人的左相李斯,就算是单说李由自己,那也是堂堂一郡的郡守,已经足以值得争取拉拢了。

“臣李由,拜见皇长孙殿下,拜见公子——”

李由正色施礼。

不等李由弯下腰身,赵郢已经抢先一步,上前扶住了李由的手臂,笑容满面地道。

“我们还真是心有灵犀,我和三叔,刚刚还提到你,正说要去郡守拜见,商量一些事务,没想到你就来了——”

说着,赵郢回头看向将闾。

将闾笑着点头道。

“不错,你若是再晚来一刻锺,我们怕是已经坐在你府上喝茶了……”

李由闻言,不由笑着道。

“这么说来,我这次倒是失算了,痛失了一次亲自接待皇长孙殿下和公子的机会……”

说完,三人相顾失笑。

回到府上,公子将闾把人请到自己的书房坐下,这才从怀中掏出赵郢刚才递给他的薄薄的册子,随手递给一旁的李由。

“这是皇长孙来的路上写的东西,说是上面的一些点子,或许能解决我们会稽郡这边的困境……”

李由一听,顿时面色一喜,伸出双手接过,冲赵郢告了一声罪,便急不可耐地低头看了起来,越看,脸上惊讶的神色越甚。

书册不厚,只有薄薄的几页,中间还穿插了一些用来说明的简笔插图,可谓是一目了然,李由很快看完册子,轻轻地合上,看向赵郢的神色已经充满了敬畏。

这本册子,虽然很薄,上面的记载的有些办法,会稽郡的百姓中也已经出现了一些雏形,但正因如此,才足以说明这本册子的价值,也才足以让人见识到皇长孙殿下那让人别可思议的才学。

因为这是一本完全依托会稽郡的特殊情况,因地制宜,专门为解决会稽郡这边的问题,才写出来的“鸿篇巨制”!

“真是字字珠玑,价比千金——”

说到这里,李由站起身来,冲着赵郢深施一礼,诚恳地道。

“我原以为,久在咸阳,曾亲眼见识过殿下发明的种种新式农具,对殿下这方面的才学已经足够了解,直到今日看到这本册子,才知道,殿下的才学,宛若高山,离得越近,越发觉得危乎高哉,如在云端,让人不敢仰视……”

赵郢:……

你这么赤裸裸的拍马屁,你爹知道吗?

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记忆力超级好是真的,但哪里是什么才学惊艳的什么奇才。

不由心中汗颜,连连摆手。

“郡守此言太过夸张了,我哪里有什么才学,不过是把世人的智慧搜集结合起来了罢了,别的不说,比如说这个圩田,还有这个桑基鱼塘,其实都是我在来的路上看到的,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点子,便稍稍的帮着完善改进了一下……”

赵郢并没有故作谦虚,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圩田和桑基鱼塘已经出现了雏形,不过手段比较原始,也不成规模,只是有个别家庭实在穷苦,又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的百姓,自发地鼓捣出来的一些命题。

赵郢又根据后世在苏州地区的见闻,以及这个时代已经有的农耕技术,两相结合,整理出来的,要是里面的个人的独创性——

几乎为零。

有后世现成可用的经验,傻子才自作聪明去捯饬什么新办法。事实上,后世苏州一带,之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圩田和桑基鱼塘这两项技术功不可没。

赵郢真的只是再次做了一次知识的搬运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