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离岱上了年纪后,就喜欢田园生活,因此抛下了皇宫里的优渥生活,隐居於此。而锺离然的父王,是个爱民如子的王爷,在世之时没少亲自下乡种地视察民情。
锺离然幼时随着父亲去过几次乡间稻田,不过中州王顾念她年纪小,没舍得让她下田忙活。自父亲逝去后,锺离然就被接入宫中。那时锺离岱还在宫里种地,锺离然偶然一次,后来就常去锺离岱那里蹲着。
一来二去的,锺离岱就抓了她当小壮丁。久而久之,锺离然就适应了干农活这件事。如今锺离然在宫中种的那些地,其实就是锺离岱留下的。
两人兴致相投,忙活起来倒也十分开心。别人见着辛苦,她们却是不亦乐乎。顾思源瞧了一日,发觉了锺离然这个新爱好,也就不上赶着去帮忙了。
喜欢种地的皇帝,在楚国历任帝王中并不算得上什么稀奇。毕竟楚国皇室里,奇奇怪怪的人还真不少。有喜欢养蚕的,喜欢打铁的,喜欢造房子的,喜欢砌墙的,各种各类的皇室成员多了去了。
顾思源见她开心,就捧本书在旁看着。反正沏好茶,距离那么近,两人渴了会来拿。
忙活了一早上,这两人总算是将前面那块地给锄好了。待午膳过后,锺离然就拿着小锄头,在地里刨坑。锺离岱拎着小荷包站在一旁,锺离然刨一个坑,她就往荷包里掏出几颗种子,随手扔进了地里。
顾思源眼尖,在前廊看了一会,没有认出那是什么种子。於是起身,顶着太阳走到了锺离岱身旁,好奇道:“姑祖母,你们这是在种什么?”
锺离岱往地里扔了三四颗种子,见锺离然埋好了,这才应道:“这叫‘苞谷’,海商们带回来的东西。说是粮食,不娇贵,好养活,我种种看看能不能活。”
楚国不禁海,却也没有官方指令编整海军。不过楚人天性自由,信奉有日出之地便是东皇庇佑的地方,於是宛州中州两地临海城池,有不少的航海商人。
锺离岱就认识不少航海商人,每次等她们回来时,都能得到不少好东西。当然,能回来的都是幸运的,不能回来的多半是葬身於海中了。
自烈武帝四十年前大举动武后,楚国百信可谓是民不聊生。直到楚明帝登基后,大力发展民生,休养生息二十多年,才缓过了一口气。
可楚国休养生息,北境那些蛮族也喘了口气。等到了楚明帝晚年,恢复生气的蛮族也频频来犯了。
楚国虽是地大物博,可人口却也众多。民以食为天,当下楚国要解决的还是那一口饭的事情。
一边是边境的蛮族之乱,一边是国中的民生大计,楚明帝在位时过得紧巴巴。
锺离然登基后,就不断有人与她说国库有余。实际上有没有,锺离然从监天司那里打听清楚后,心里还是有些底的。
澜州北境苦寒,放牧又要受蛮族侵扰。宁州沙土飞扬,庄稼养不活人。中宛二州时常遇洪,来一次国库就要空好多年了。更不用说燕州西境了,燕州西境山地嶙峋,土地贫瘠。虽然雨水充沛,但有些地方根本种不了稻谷。
这一桩桩的事,都丢给了年幼的锺离然。锺离然登基后,效仿明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仅如此,她还托了锺离岱向海商们打听,海外有什么好种又不那么娇贵的粮食。
她和她父亲一样,觉得能养活人的就是好东西,可不管是不是外来的。这些“苞谷”,就是锺离岱托人打听了好久才得到东西。
听说这东西不娇贵,有点土给点肥就能活。如果真能活,那不管能有多少收成,至少燕州西境那大片的百越人,都能有点粮食了。
锺离然埋着土,看着扔下去的种子,由衷地希冀它能适应楚国的水土,茁壮成长。
顾思源听了锺离岱的话,看着锺离然脚下的那片土地,若有所思。
作者有话要说:每个君主各个时期遇到的情况都不大一样,锺离然应当是个和平时代的君王。
一,前代很靠谱,修整民生。二,虽然有诸多实力,但因为相互牵扯所以麦麦的日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锺离朔亡国的主要原因是被人偷家了,被念望算计得明明白白。
所以麦麦,你还是种田吧。
(无脑甜文,无脑甜文!别喷我,我真的不想写宫斗了,脑阔疼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