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二 0万民食(2 / 2)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2618 字 13天前

所以这方面的补充也只是聊胜於无,派出那么多使者,各方势力倒也配合,但能够搜集到的粮货也不过将将几万斛,已经令那些势力心痛不已,对眼下庞大缺口也是无补於事。

因此,想要完全满足所需,主要还是得依靠来自江东的捐输。

虽然时下已是深秋天寒,但在经过几年时间的经营后,海运已经颇成规模,而且不只局限在淮水往南这一段,早前沈哲子甚至还让船队继续往北连接辽东去挖慕容氏墙角,也算是提前为达於黄河河口而做准备。

海运风险大,而且受季风影响会变得更加困难,并且眼下小冰河时期,黄河常有冰封难解的现象发生,所以不可能作为主流,只能作为一个补充的手段。吴中人家乃是沈哲子最坚实的拥趸,求取一部分补助对他而言不是难事。

不过这一次,沈哲子所属意最大金主还是江州人。江州本身潜力并不逊於吴中,在南朝后期甚至还隐有超越,成为达官显贵圈地自肥主要区域,这些年风调雨顺,而且并无大事发生,如果将其沉淀民资完全撬动起来,渡过当下困境将更有把握。

这就需要沈哲子与江州人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并且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切实可靠回报前景,这就不是眼下能够做到,必须要回到淮南与江州人家亲自面谈。

而且沈哲子也打算借由今次机会,针对以鼎仓为核心的各方商贸势力进行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汉祚高门00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00小说推荐阅读:我的前任是嫦娥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一个梳理。

他此前虽然一直在推进商贸发展并且因此而大得其利,但那是针对於江东相对闭塞的状态,但其实心里一直很清楚,商贸的兴盛,始终要立足於生产力繁荣旺盛的基础上,否则便是无根之花,看似绚丽,凋零也快。

如今整个中原地区尽入掌握,正是恢复生产力和生产规模的好时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并不希望商贾大行其道而喧宾夺主,而是需要作为一种推动助力存在,尽快的帮助中原恢复元气。更有甚者,商贸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外侵的手段,去削弱四方势力。

这意味着,沈哲子需要加强对於这方面的控制,如何避免在商贾抵触的情况下达成这一目的,也是他近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於眼下大军和生民消耗用度的大头,主要还是淮南都督府来承担,以一种近乎竭泽而渔、重创根本的方式,甚至就连淮南各个屯所的粮种有一部分都被挪用起来。而能够从别的方镇包括中枢获得的补助,则实在少之又少。

当然沈哲子也不会就此责怪旁人,之所以面对这一困境,主要还是由於他个人的固执,强自承担了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责任。而且等到熬过这一段的考验之后,能够享受成果的也只会是他,只能是他!

在这一段时间里, 许多淮南都督府官员也在大量的北上,投身於各项管理事务当中。馨士馆的存在,给淮南提供了数量不乏的预备役官员,他们或许各自政见主张都不同,但在学识、能力上却都能够基本匹配所承担的责任。

其实淮南向来不缺官员,包括眼下势力范围极大扩张的情况,真正紧缺的还是庶务性质的基层吏员人才。而这种层面的权柄,是乡宗势力最容易介入,也最容易滋生新的乡土势力的阶段。

哪怕是以门第为尊的魏晋,再怎么煊赫的门户,有怎么悠久的传承,往上数几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乡里恶富、县中刀笔小吏起家。

什么没有千年的帝国,却有千年的世家,都是狗屁,小到一人,大到一家,人活於世就要变通,存在越久便越无底线可言,剥开表皮,内里一样的臭不可闻,绝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基层的庶务人才,是一个庞大组织的组成基石,甚至都不能保证宁缺毋滥,一旦缺失,上层便无从谈起。退伍老兵是一个来源,内部培养选拔也是一种补充。

未来整个中原地区政务方面重要性将会大大提高,甚至於将要获得与军事相等的重要性。沈哲子也是希望这些底层小吏中,能够磨练出一部分堪任州郡的良才。

一直将这些事务整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沈哲子才终於抽出时间去拜祭一下位於北邙山的宣、景、文等司马家的祖宗陵墓。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拜的,因为中晋这几位先王坟墓早被刘曜给挖了一遍,只剩下满地长满荒草的土坑。

一直做完了这些,沈哲子才终於抽身出来,返回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