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百二十三 岁末大事(1 / 2)

无出意外。

甄选牙门将,遂成岁末年终大事。蓟人尚武之风,盛行国中。天下雄兵齐聚。豪勇之辈,为求出人头地,觅得进身之阶。可谓良苦用心。

尤其蓟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爱恨分明,如雷如霆。利落飒爽,恩威并济。淬国情民风,铸赳赳汉魂。

且自四海绥靖,群贼皆灭。蓟国已久无战事。文臣治国,功勳显着。武臣安邦,功勳不彰。故闻蓟王有兴兵南下,灭身毒佛国之意。幕府、封国,名臣良将,无不翘首以盼。且蓟王向来,以备不虞。猛虎搏兔,必尽全力。调集幕府雄兵,另组牙门将。说到底,乃为扩军。蓟国稻作,季季大熟。粮草堆积如山,羌身毒道,贯通在即。此时南下,正当适宜。冲恐生变。

蓟王窃以为。只需纳身毒半岛入怀,扶南半岛归顺大汉,水到渠成。即便大汉十三州无食,海外三登美田,亦足可支应。那时,方可称万世无忧。

蓟王包罗万种,海纳百川。薪尽火传,焚尽蛮荒之心。人尽皆知。毋需多言。

空穴来风,是必有因。於是乎,以南征身毒为契机。新立牙门将,遂成岁末年终,头等大事。民间议论纷纷,各人皆有心仪之选。便是说书人,亦继五凤之后,再起争论。大营四门,四将人选,五花八门。赵云、陈到,众望所归。更有居延属国都尉张辽,乃蓟王钦点。正如五凤之四,无可争议。最后一人,花落谁家。五凤并四牙门将,一时众说纷纭。正因蓟人兼容并蓄,包罗万种。如何妥善处理分歧,蓟人皆深有体会。

一言蔽之,有容乃大。於是乎,辗转各城客舍、茶馆,汤池、邸舍。听有名说书人,一家之言。遂成岁末一景。

茶余饭后,谈兴甚浓。

临乡城,北郭,正阳里。中垒右校尉赵云府邸。

中垒将军典韦,镇守中军大营。守护蓟王周全,非白毦精卒不可为。尤其楼桑武卒,久随蓟王。二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更有丹阳白毦等,天下雄兵。能为校尉,领比二千石高俸。赵云人品武技,必可服众。

古往今来。凡大功有二。从龙之功,救驾之功。正如威震华夏,仅此一人。临阵救幼主,亦只子龙一人。其功如何,可想而知。

“大兄。”赵云告假归家,大兄亦在。

“二弟。”大兄名风,字伯班。《易·干》:“云从龙,风从虎。”

闻楚地,称虎为“菸兔”或“班(斑)”。又闻,班超祖先姓氏,便从虎而来。

故赵氏兄弟二人,名、字相合。寓意:风虎云龙。

又谓允文允武。长子习文,次子多半练武。燕赵之地,尚武之风,先秦未灭,两汉更盛。

“大哥沉屙初愈,宜居家静养。有事唤我便是。”赵云直言。兄弟之间,自毋需客气。

话说。长阪坡后,赵云并陈到,结伴返乡。先入常山,接回赵云家小。又同去汝南,将陈到宗亲接回。时,赵云长兄,身患重症,卧榻不起。得华国老亲手施术,这才转危为安。赵云又於楼桑大溪地,购置良宅一栋。为大兄安居。一母同胞,亦是理所当然。

赵风笑答:“拜见阿母,为其一。问牙门之事,乃其二。告知二弟,为兄之喜,是其三也。”

“大兄何喜?”赵云忙问。

“楼桑何公,已辟为兄为吏。”赵风言道。

“大兄出仕,家门大喜。”赵云闻之亦喜。现任楼桑令,“未坐先仕”何伯求,颇有贤名。假以时日,必成名守。能为其所辟,足见赵伯班之才。

虽是二百石少吏,然能於一众备吏中,脱颖而出。正如赵云所言,足称家门大喜。百石已得民爵。恪尽职守,积功晋升长吏,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