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班师回朝,称公称王?(1 / 2)

兴平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李隆率大军班师回朝。

此时已然接近年关,正处寒冬之时,刺骨的北风扫过荆州大地。

接连的夏收秋收都是粮食大丰,没有冻馁之患,又有多少人愿意在寒冬奔波。

往前几天的街道那都是人烟稀少,再忙碌的人也会在腊月回到家人身边, 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今天的楚国国都,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被修整一新的官道两旁站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脸上充满了兴奋,时不时踮起脚尖朝北方看去。

“君上半年未归,也不知道在外征战过得还好吗?”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有些担忧地说道。

这个时代的百姓就是这般朴素,只要当权者让他们过得稍微好点,就会感激涕零。

这些年来, 荆南战火纷飞, 彭庆黄虎都曾将战火烧到潭州,纵使孙奇水勉力维持,但底层百姓也难吃几个饱饭。

这不,李隆入主潭州,建立大楚后,整个楚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仅对外扩展,对内也是广施仁政,减免赋税徭役,大力建设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

加上城隍信仰高度普及,整个楚国大地处处丰收,最次的田亩产量也能比拟扬州富庶之地。

或许最直观让百姓们吃饱的是城隍神君,但李隆以城隍神为正祀敬奉,亲力推广城隍信仰等行为,都是楚国百姓看在眼里的。

“哎,老伯,您放心, 君上这次征伐荆北可是连战连胜, 这次是凯旋归来!”旁边一个大婶连忙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荆南的娃娃们也都要回来了,这刚煮的鸡蛋一定要给他们吃到。”老人不懂战事,但他知道胜利总归会伤亡小点。

老一辈的人的关注方面肯定和年轻一代不同,这不一群壮小伙围在一边讨论的就是国家大事了。

“你们说楚侯这次回来会称王吗?北方可都出了几个皇帝了,秦帝、魏帝、赵帝啥的,就连我们南方也有蜀王、吴王、越王。”一个身穿劲装游侠儿模样的人对着旁人说道。

“我觉得会,再不称王,岂不是矮了他们几分。蜀王不说,名义上有益州,可吴王越王都只占了半州之地,如何能忍。”有人马上就回应道。

“不一定吧,还有闽侯、百越侯、南海公等诸侯国在呢,谁说一定要称王。”也有人觉得这个问题说不好。

“你说的这些公侯也能和楚侯比?交州虽然已经算熟地了,但只有内九州才能出真龙天子!”一位青衿士子不屑地说道。

哪怕三十六州之地已然被历代王朝统治了很久,官方也一直在试图抹去内州外州的概念,可一些地域方面的歧视还是存在。

交州、沙洲等早纳入的外州看不起象州、南浦州等后纳外州,内九州看不起所有的外州,中原内州看不起边缘内州等等。

归根到底还是人道文明发展程度的问题,历史上出龙最多的也就那四角之地和中原, 这些地方天然具备人道昌盛的潜质。

“尔等都错了,我要是楚侯,绝对不会称王!”这时一位风度翩翩,衣着华丽的世家子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哦?公子可有见教。”其他人不敢怠慢,即使世家子这话显得突兀,也没人会去当面反驳。

不提人的阶层高低问题,出身世家看到的东西肯定更多更广,他们自然知道这点。

“咳咳,既然你们诚心请教,那我就稍稍说一下。第一,在古夏版图上荆州不处於四角和中原,说得好听是用武之地,说得不好听是四战之地。既没有四角之地的山川之险,有没有中原的庞大的战争潜力,如何能贸然称王高调行事。

第二,历史上最强的古楚,可不是只占据了荆州一州,其版图远胜同期诸国。从气运国运的角度看,楚侯也不会贸然称王,以免根基不稳。”这世家公子侃侃而谈,风姿勃发,令旁人敬服。

有些人没听太明白,想继续请教,可世家子一瞥人群中的一道人影,马上吓得脖子一缩,远离了现场。

也是,国君班师回朝,玄衣卫异闻司怎么可能不下狠功夫,这道旁满满当当的人群里不知道有多少暗探。

虽然楚国没有明令禁止私下讨论国家大事,可这世家子贸然宣扬未定之策,必然惹上面不喜,到时被玄衣卫备案,进入仕途可能就有污点。

“来了,来了,我看到大军了!”人群中突然掀起轰动,回朝大军出现了。

与此同时,潭州城内留守的文武百官适时出现,他们有序排列在永宁门之外。

永宁门,即潭州城北门,取楚国永昌安宁之意,这也体现了李隆收拾河山,再造太平的志向。

“哒哒哒。”这是踏着整齐步伐的大楚士卒,他们外面套着黄色披风,里面是黑色玄甲,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最前面的当然是精兵中的精兵,一个个体型高大壮硕,散发出经历过血战洗礼的肃杀之气,每个人都气概豪迈,是名副其实的精卒悍将。

“大楚威武!”有民众热烈欢呼道。

“虎!虎!虎!”楚军士卒沉声回应,激起更多人的欢呼。

所有的百姓都激动起来,这是他们楚国的子弟兵,是这般强悍,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安全感。

“参见楚侯!”一排排道旁百姓恭敬地跪了下去,他们此刻的心境和李隆刚入主时完全不一样,他们已然是楚人,已然有了君主。

李隆的国候车驾缓缓前行,他本人也时不时露面回应百姓们,直到永宁门前,留守的文武百官迎了上来。

领头自然是监国李呈,后面是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头头,不等李呈行礼,李隆连忙下车上前对着李呈一礼道:“这段时间辛苦父亲了。”

没办法,李隆没儿子,外出征战只能让自家老爹代为监国,不然让谁操持大权他都不放心。

“消瘦了不少,你娘很想你。”李呈眼眶稍稍有些红润,但他还是言辞不多。

李隆也十分理解李呈,搀扶住李呈的手臂,一边朝城内走去一边接见大臣。

能在这时问候李隆也只有真正的楚国高层了,管宗、温敏博、孙奇水等人一齐躬身拜道:“臣等拜见君上。”

李隆听出了臣子们的激动心情,他征战半年终於回到潭州,也一样激动,挥手笑道:“进城再说。”

大军凯旋,他们应该享受胜利,享受开疆拓土带来的莫大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