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明听完他一席话语,面色凝重、缄默不言,保持这样大抵有一盏茶功夫。末了,轻轻摇头,道:
“不行...那吐蕃高僧的武功何等路数,又有多少功力。我等一概不知,何况这天龙寺与我大理段氏关系匪浅,於情於理,也该是我这个做皇帝来做表率,怎好连累外人?小天,你的好意...”
李小天没等他说出拒绝的话,就抱拳垂首,恭敬道:“陛下乃是一国至尊,万万不可以身犯险,这事儿还是让做臣子的代劳。那番僧,在下曾与他打过交道。”
段正明来了兴趣,道:“小天,想不到你这般岁数,却已有这等的阅历!”
李小天笑道:“请陛下领臣往天龙寺一叙,臣有几招妙计,要同枯荣大师言讲。”
枯荣长老在天龙寺中辈份最高,面壁已数十年,精修枯禅。别说是段正明这等一国之君,就是在天龙寺中同吃住的众僧也没见过他庐山真面目,只道他早已圆寂。这时听李小天说起这位多年来杳无声息的高僧,段正明大为讶异,道:
“小天你的意思是...”
李小天通读原着,什么都知道。却要装神弄鬼,当下也效僧人,有模有样地行个单手礼,道:“阿弥陀佛,不可说,不可说!”
段正明瞧着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钦佩、好奇、疑惑,种种情绪都聚到了一处。但眼下还是决定倚仗於他,道:“好,咱们这就上天龙寺,去寻枯荣长老。”话毕就携了李小天去,二人出正屋后,宰夏和余师爷带着下人纷纷欢送。
段正明带着李小天寻到了天龙寺,这天龙寺虽地处南疆,却是座真正的佛门宝刹。
此寺修筑於唐开元年间,至今已三百多年。本名是唤做崇圣寺的,但百姓叫惯了“天龙寺”,不愿再改口。便就以天龙寺的名分传下来了。有史料记述:“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斛”,其庄严恢弘,可见一斑。
二人刚到寺门。就见有两个沙弥正在清扫门前台阶,见有人来访,都停了手下活计,恭敬地道:“请问陛下来此何事?”
段正明常来天龙寺礼佛烧香,是以这两个小沙弥瞧见他并不敬畏。段正明双手合什,道:“想求见本因方丈,请两位小师傅代为转告。”
一小沙弥领命去了,不多时就回来,道:“方丈有言,请陛下到摩尼堂中一叙。”说着让开了一条通路。
“有劳,有劳。”段正明带着李小天,穿了寺门,当下来到摩尼堂门口,见大门紧闭,便轻轻叩之,朗声道:
“扰诸位高僧清修,大理段氏俗家子弟正明携大理三军总教头李小天求见!”
“进。”这一声简促而有力,便如铜磬。
段正明推门入内,只见五个蒲团齐齐摆在地上,四僧面北而坐,右侧一僧却是面南而坐,背对众人。这对段正明来说是有些新鲜的,可李小天就不尽然了,忆起原着语句,双手合什,恭敬道:
“晚辈李小天,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反正鸠摩智这会儿还没到,我先把他台词抢了给自己脸上贴贴金。”李小天这样想。
四僧连带着段正明都不解他话中意思,只有那面南僧人开口道:
“不入佛门,却有佛心,善哉善哉!正明,这位俗家子弟,还请你介绍下吧!”
这说话僧人声音沧桑但有中气,
便如不老苍松,联想此前李小天所语,段正明已然明白怎么回事,便拜伏在地,道:“晚辈见过枯荣长老!”而后,先将本字辈众高僧本因、本相、本观、本参和枯荣大师介绍给李小天,又将李小天介绍给众僧。言语中提及到他智勇过人又对段誉有搭救之恩。 本因向李小天合什行礼,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善哉善哉。正明,你带这位李施主来此,所欲为何?”